编者按:

未来五年,上海会是什么模样?6月1日起,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发布“畅想上海未来五年·听你说”,截至目前,已收到市民建议800多条。这些“好声音”“金点子”,是市民对美丽上海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这一条条建议,正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努力作为中,转化成一件件“民生工程”……

未来5年魔都“衣食住行”什么样?上海征集了800多条市民金点子-LMLPHP

制图 董春洁

未来五年,上海会是什么模样?绣出“十四五”规划美好蓝图,上海开门问策、问计于民。

6月1日起,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市发改委门户网站发布“畅想上海未来五年·听你说”的“全民征集”,截至目前,已收到市民建议800多条。这许多“好声音”“金点子”,是市民对美丽上海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这一条条好建议,正在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和努力作为中,转化为一件件“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听民声、汇民智,让人人都能有序参与治理;惠民生、得民心,让人人都能享有品质生活。

我们期待更多的“金点子”,成为开启美好未来的“金钥匙”!

未来5年魔都“衣食住行”什么样?上海征集了800多条市民金点子-LMLPHP

图说:金陵东路北侧(宝兴里)旧改项目 记者 杨建正 摄

【旧区改造】

建议 多措并举解决“三难”

烧饭难、洗浴难、如厕难,许多年来,“三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居住在旧小区、旧住房里的市民。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旧改力度,但依然任重道远。因此,我们建议:全面排摸,制定旧改计划;一宅一策、多措并举,推进旧房改造;多方集资,落实改造保障。

建议人:吕虹等市民

调查 保留风貌顾及民生

黄浦区宝兴里当初限于资金平衡困难、“留改拆”关系处理难、扶持政策落实落地难等,迟迟没有被列入旧改计划。户均面积仅12.6平方米,一家几口吃喝拉撒都挤在一个小空间里;不少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要来回几百米倒马桶;有的居民嫁到这里几十年,从小姑娘熬成了老太太。

旧改拖不起,居民群众更等不起。于是,一条以“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为总体思路,以“市级统筹要更有力、区级落实要更有效、街道配合要更细致”为基本原则、以“地块平衡、区域平衡、全市平衡”为核心方法的超大城市旧改新路径,在宝兴里的“啃硬骨头”中逐渐清晰。

同金融机构签署旧改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旧改地块一二级联动”,多措并举筹措旧改资金解资金不足难题;抓住容积率转移这一核心,推动跨区转移,探索实施开发权转移操作路径解开发权转移难题。《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明确风貌评估后“留改拆”具体要求,解“拆和留”关系处理难题;明确“一地一方案”,妥善处理解历史遗留“毛地”难题;超前布局谋划,提前想清楚功能开发衔接重点问题,解地块功能开发难题。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继续坚持“留改拆”并举,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与大居建设、住房保障,全市中心城区将基本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基本消除手拎马桶问题。在城市更新中,不仅最大可能保留保存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使之可阅读、可展示,也充分考虑民生功能、公共服务的留存拓展,让街区更有温度、更富活力。

【加装电梯】

建议 借鉴案例提升速度

近年来,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政策和路径越来越完善,成功案例也越来越多,但总体规模还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希望借鉴推广成功案例经验,提速老旧公房电梯加装,可形成不同楼层出资比例机制,依托社区党建引领,积极搭建对话沟通平台。

建议人:周苏欣等市民

调查 协商同意才是关键

去年底,上海制定推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有效期覆盖“十四五”期间,至2024年6月30日止,不仅门槛降低、补贴增加,更明确了坚持业主主体、推动业主协商、政府分级负责的推进机制,各职能部门不能拖延、推诿、扯皮。

老房加装电梯,既是社区治理中的棘手问题,也是创新基层治理的举措;既是民心工程,也应是暖心工程。从加装成功的案例来看,政府支持是一方面,居民协商同意才是关键。

市房管局表示,“十四五”期间将指导各区加快前期评估,绘制“一张蓝图”,分析判断哪些可加装,哪些努力去加装;指导各区落实搭建社区协商“一张台子”,为居民协商提供条件;实现项目并联预审,审批“一口受理”。

【小区河道】

建议 打通治水“神经末梢”

不少小区景观河道疏于管理,污泥淤积、绿藻蔓延;有的沿河商铺肆意搭违,污水混排,导致河水腥臭、蚊虫肆虐。好好的家园景观河沦为“臭河浜”,来往居民无不掩鼻而过,实在令人叹息。

我们真心期盼,在“十四五”规划中,能打通小区景观河这治水“最后一公里”的断点堵点,让上海真正成为生态宜居之城。

建议人:黄义等市民

回应 牵住“河长制”“牛鼻子”

■市水务局:

上海已制定推出《关于加强小微水体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构建“权属人(单位)负责、行业主管部门监管、水务部门业务指导、河长牵头协调”的责任体系,解决包括住宅小区水体在内的小微水体治理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今年以来,上海共整治劣Ⅴ类水体3500余条段,劣Ⅴ类水体占比由2019年底的7.8%降至3%以内。水务部门将牢牢牵住“河长制”这个“牛鼻子”,在已创建首批75个“河长制”标准化街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90多个街镇的河长制标准化建设;强化治水“神经末梢”,到2020年底,郊区将有30%的村居建成河长制工作站,形成全社会共同治水护水的强大合力。

【便民就医】

建议 拓宽社区支付渠道

我去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药,缴费时发现收费窗口只收现金,不支持微信、支付宝支付。现在连菜场、路边小摊都能手机扫码支付,基层医疗机构却还做不到,实在太不方便了。

上海正积极构建“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体系,要强化大家“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诊理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继续强化“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理念。正值“十四五”规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阶段,我呼吁社区医院尽快开通微信、支付宝缴费方式,在服务细节上更加便民。 

建议人:季燕

回应 建设统一支付平台

■市卫健委:

目前上海大部分公立医院已接入银联、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方便患者支付医疗费用。但由于各区信息化发展程度略有差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能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务。上海市健康信息网三期工程中“医疗云”项目将以移动应用为切入点,建设医疗服务统一支付平台,待项目建设后,将有效缓解该现象。

在杨浦区,大桥社区和定海社区这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支持移动支付方式。同时,杨浦区准备建设全区范围的移动支付平台,待审批通过后,将逐步推开使用。

建议 推广PICC护理服务

我岳父是直肠癌患者,手术后需输液化疗,为此植入PICC静脉导管。老人每2周要去一次医院,进行PICC静脉导管的冲管和贴膜更换等日常护理。苦恼的是,家门口的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PICC维护服务,我们只能驱车近1小时前往肿瘤医院。我建议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PICC护理服务。 

建议人:王晔

回应 附近已开相关门诊

■市卫健委:

南翔镇附近有南翔医院和嘉定区中心医院,已开设PICC维护门诊。市卫健委组织专题研究,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PICC维护护理和门诊服务。

目前,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开设PICC维护门诊25个,覆盖金山、青浦、浦东、闵行、奉贤、松江、徐汇7个区,并在逐步推广。根据《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办法》,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和老人上门提供基本医疗和社区护理等服务,最新的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务项目清单就包含“PICC维护”。下一步,将落实便民服务信息公示,在市、区卫生健康委网站上公示本市开设PICC维护、伤口换药、社区康复护理等特殊专科护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址。

未来5年魔都“衣食住行”什么样?上海征集了800多条市民金点子-LMLPHP

图说:闵行区吴泾镇浦江第一湾公园 记者 张龙 摄

【一江一河】

建议 控制临水建筑数量

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要建成世界级滨水区,必须传承和保护好城市风貌特色,做深做实城市色彩、公共空间、休闲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

黄浦江、苏州河岸线应实施最严格的规划决策审批,合理设立一江一河岸线保护带,控制临水建筑物数量和高度,原则上禁止新规划和建设任何商业目的的建筑物。

要做好土地储备。黄浦江在流经闵行紫竹高新区有一个大转弯,形成“L”形直角的独特河道景观,这就是“浦江第一湾”。这里尚处于未大面积商业开发的原生状态,有大量土地资源可供低成本开发利用,属真正难得的“大衣料子”。

 建议人:周瑞等市民

回应 已保留“战略预留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今年8月,《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发布。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将分别打造成“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和“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本次规划范围为: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进深2公里至5公里,总面积约201平方公里;苏州河上海市域段,长度50公里,中心城段进深1公里至3公里,郊区区段进深2公里至8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规划中已对该范围内作统筹规划,也提出了延伸贯通的规划要求。

根据“上海2035”总体规划,在一江一河沿岸,闵行区紫竹高新区所在的吴泾地区、杨浦区复兴岛、浦东新区的高化地区等都已被列入“战略预留区”,近期仅做土地收储和生态修复,为城市未来发展以及重大国家战略预留空间。

未来5年魔都“衣食住行”什么样?上海征集了800多条市民金点子-LMLPHP

图说:青浦区金泽镇莲湖村 记者 杨建正 摄 

【特色小村】

建议 “千村千面”传承乡脉

上海郊区众多农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松江黄桥村、青浦莲湖村等环境特色小村,又不乏闵行革新村、松江下塘村等建筑特色小村。

“十四五”期间,应当把打造“特色小村”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特色小村”建设规划和方案,在农业底色上绘就“千村千面”,让绿水青山同时也是金山银山,留下乡韵、记住乡愁、传承乡脉。 

建议人:陈安杰等市民

回应 提升“颜值”多元发展

■市农业农村委:

上海正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

理念上,将立足特色发展,找准功能定位。

内容上,注重提升“颜值”,突出乡村治理。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提升乡村的气质和韵味,挖掘传统优秀文化。

投入上,构建多元机制,推动持续发展。如嘉定区向阳村、奉贤区吴房村成立了由镇、村、社会资本三方合资的运营主体公司。

管理上,推动整合聚焦,强化机制放活。各条线资金、政策着力向示范村聚焦,各级政府深入推进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支持地方主动作为。

到2022年,全市将建设9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157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合全覆盖。本报记者 季晟祯

建议 一馆一弄一园一线

西起思南路东至黄陂南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复兴中路,密集分布建党时期的重要革命旧址、旧居,上海应将这一区域开辟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地瞻仰区”。

规划一个系列馆,凸显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主题;打通一个弄堂,开辟渔阳里百米红色走廊;营造一个公园,增强初心地仪式感;开设一条专线,贯通红色革命旧址。

建议人:陈安杰

【红色文化】

调查 明年新馆对外开放

2019年8月31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工,新馆建设全面启动。该项目选址紧邻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兴业路口以东。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的建设,将对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追寻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之光和理想之火,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成后的纪念馆,将以中共一大会址、瞻仰宣誓大厅、新馆展示厅为主要展示空间,展陈设计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全面讲好建党故事,深入阐述建党精神。

为迎接建党百年,中共一大会址和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博文女校)的修缮保护工程也即将启动。

明年七一,中共一大会址将与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同步向公众开放,成为展示建党光辉历程和伟大建党精神的城市地标。

建议 长三角进一步联动

连续两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在各方面有力带动了上海的改革发展与创新。未来,上海应紧紧围绕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合作联动,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挥进博会的溢出效应,通过建立常态化的平台建设参与机制、优化长三角商贸流通网络、积极打造长三角机场群、联动大虹桥及长三角会商旅文等措施,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建议人:王志明等市民

【进博会】

回应 四个方面推进联动

■市商务委:

一是要建立常态化平台建设参与机制。上海将加快打造成为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将大力拓展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模式,深化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功能,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长三角进口商品展示中心新地标。

二是优化长三角商贸流通网络。《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已经签订,将进一步加快推动港航物流信息接入,实现物流和监管等信息的全流程采集,为长三角企业提供更好的“通关+物流”服务。

三是积极打造长三角机场群。将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临空经济,加快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培育长三角地区航空经济产业群。

四是推动大虹桥及长三角会商旅文联动。用好进博会场馆精品旅游线路等平台,继续推动长三角地区会展、商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

未来5年魔都“衣食住行”什么样?上海征集了800多条市民金点子-LMLPHP

图说:汇东小区车棚改造后焕然一新 记者 李铭珅 摄

建议 非机动车库需改造

近年来,上海不少小区电动自行车存在乱停放问题,“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等,给居民通行、小区环境、消防安全带来严重影响。

相关部门可否结合美丽家园创建,出台指导性意见,推动各区因地制宜开展非机动车库(棚)智能化改造。明确标准,既要满足非机动车规范有序停放需求,又能实现电动自行车集中安全充电要求;共商共建,改造经费筹集可由小区公益性收益出一部分、相关部门配套资金支持一部分,日常维护主要实行自收自支。

建议人:沙建华等市民

【车棚改造】

回应 充电更加安全智能

■市房管局:

“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已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房管局会同市消防救援总队、市电力公司和各区房管部门,针对小区常见的地下非机动车库、半地下非机动车库、封闭式地面非机动车库和敞开式地面非机动车棚等四类停放场所,提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技术性指导意见。

2019年,上海983个住宅小区新增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其中,除配套安装简易消防灭火设施外,有条件的小区还通过增设门禁智能识别、区域视频监控、充电实时监测、异常实时报警及报警信息联网推送等智能化系统,实现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无人值守。截至今年9月17日,又有625个小区新增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

10-1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