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像医生可以拯救生命,也不像建筑工人可以亲手建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我们只能拿出最好的作品,说出我们内心的感动,为他们加油。”徐汇区文化馆馆长鲍科的这番话,讲出了疫情之下所有文艺工作者的心声。明天是五一劳动节,往年这个时候,徐汇区文化馆总会将演出送到工地、建设者之家。而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他们将慰问搬到线上,用一个巧妙的魔术串联起6个原创群文作品,汇聚成35分钟的视频节目,献给所有曾为抗疫奋斗的劳动者。

图说:魔术串联起6个原创群文作品 官方图

视频一开始,魔术师林赟之走在徐汇滨江的小道上,带大家缓缓走进感动和感谢的情绪。只见他轻巧地翻动几张扑克牌,变出了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设照片,最后一张照片则是布满老茧的工人的双手。当镜头聚焦,照片的画面突然动了起来,第一个节目男生三重唱《茧》跳进观众的视野。

图说:魔术引出第一个节目男生三重唱《茧》 官方图

以“魔法”串联抗疫故事的创意,是林赟之的点子。疫情期间,他响应抖音上“艺起前行”活动,曾拍摄了一支魔术视频,正是利用近景扑克牌魔术,变出一张张“最美逆行者”的照片。这一次,为了表达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心声,他又花了2天时间重新定制道具、编排动作。不过,对林赟之来说,最难的还是台词。作为一个靠手上功夫表演的魔术师,林赟之实在不擅长面对镜头说话,光是背台词就花了他好大的功夫。为了拍出一气呵成、现场收声的视频,他在滨江泡了整整2天。“那两天太阳好大,拍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但当他看到最终的效果,再辛苦也觉得值了。

图说:林赟之想出了“魔法”串联节目的点子 官方图

“魔法”串起的6个作品,浓缩了徐汇区老中青三代群文人最新的创作成果,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医护人员、部队官兵、建筑工人、外卖小哥等的抗疫故事。年纪最大的参与者是76岁的徐汇越剧团团长樊亚婷,她特地为今年的劳动节新写了一出小戏《争当志愿者》。她将目光放在了“退休不退岗”的老年人身上,讲述了老两口争做抗疫志愿者的故事。“不管是不是已经退休,不管是从事本职工作还是志愿工作,他们都是可敬的劳动者。”

图说:小戏《争当志愿者》 官方图

作曲人陈欣则是青年创作者的代表,歌曲《爱的力量》就是她在疫情期间的有感而发。疫情发生之后,词作者姜海红在他们的微信群里陆续发了好几篇歌词。“面罩遮住了你的脸,却遮不住你青春的气息;防护服裹住了你的身,却裹不住你坚定的步履……”刚读完这几句,陈欣就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抓住了,“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那些只露出眼睛的医生,那些被口罩勒出深深印迹的脸,那些因为带着不透气的手套而被汗水泡到发白的双手……所以我当即决定要为这首词作曲。”

图说:歌曲《爱的力量》 官方图

同样充满力量的还有阿卡贝拉大合唱《手牵手2020》。这首歌曲的特别之处在于,演唱者除了16支上海阿卡贝拉联盟的专业团队成员,还有许多业余爱好者。为了鼓舞人们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上海阿卡贝拉联盟在线上发起征集,一周时间内,他们就收到了从21座城市发来的224个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是用专业设备录制的,有的只是拿手机录音,大家的心意“一个都不能少”。联盟的制作团队加班加点,最终将这些歌声以7个声部合成了一首《手牵手2020》。“224个声音来自各行各业,我们致敬的也是每一个默默无闻,用自己的辛苦奔波让大家能安心待在家里的劳动者们。”

图说:阿卡贝拉大合唱《手牵手2020》 官方图

《手牵手2020》里一张张晃动的面孔定格,最后又变成照片,被林赟之收回手中。随后,他用手托起光点,向上一抛,光点变成了一轮红日,从而引出了最后一个节目——广场舞《红日》。鲍科说:“这是一个昂扬的结尾,就像我们正迎接的未来。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渐消减,等待我们的是光明,是希望。”

图说:扫码看直播

据悉,这组节目将于明天上午10点在上海文化云、徐汇文旅运以及学习强国等平台进行直播。

04-30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