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的客观条件和遥远的地理距离,不应该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释放艺术天分的障碍。在距离上海2500多公里外的青海玛多县,有一群渴望学习,又颇具艺术天赋的藏区孩子,通过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远程空中课堂公益服务项目,看到了更广阔的的世界,在知识和艺术的海洋中,肆意徜徉。
制作人的愿望
2018年底,在黄浦区援青干部的关心下,由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牵头,和普公益实施的玛多民族小学远程课堂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大约半年的筹备,2019年6月26日,上海的志愿者教师和玛多县民族小学的学生,终于第一次在网络平台上见了面。“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当地孩子普遍缺乏美术、科学、自然、音乐等课程的学习机会,因此我们启动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希望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代表刘瑛表示,“同时,远程空中课堂,也是参与对口帮扶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从筹备开始,志愿者们的热情就很高涨。”
图说:玛多县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在空中课堂上课。资料照片
据了解,“空中课堂”项目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尽管本身的工作压力不小,但为了藏区的孩子们,他们总能抽出时间,用专业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和孩子们共同度过欢乐又充实的一个小时。作为藏区孩子们的音乐老师,每当那仁朝格抱着吉他坐到屏幕前,总会获得孩子们的欢呼。作为知名的音乐制作人,他手头的邀约不少,但在看到空中课堂项目的简介后,他还是立刻报了名。用那仁朝格自己的话来说,他内心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用音乐去鼓励孩子们,让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关注和爱护,并不断开拓眼界,在未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也是所有志愿者的心声。
图说:那仁朝格教孩子们唱歌。资料照片
教职员的默契
但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男女主角在圆满结局之前,总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一样,空中课堂项目在实行的进程中,也碰到了不少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设备的运送。
“当地的海拔比较高,因此国内一些知名的快递公司在听到相关需求后,也望而却步。”据刘瑛介绍,基金会最终选择了先通过邮政平台将设备运送至青海,再由援青干部和当地相关人员送抵学校的“两步走”模式,将设备运到了目的地。“虽然前期的准备稍微繁琐一些,耗费的时间也会长一些,但只要能让孩子们在云端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解决了设备的运送问题,网络信号又成了一大“隐患”。考虑到玛多县当地的网络信号并不十分稳定,教职人员对相关设备的操作,也并不是非常熟悉,几位上海的援青干部此时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每有新的设备运到当地,他们都会在教室内帮忙装配调试,并对当地教师进行指导,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技术原因影响教学效果的风险。而当现场真的出现技术故障时,当地教职人员的举动,更让人感动。
“记得有一次,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电脑屏幕里的影像突然中断了,教室内很快出现了遗憾的情绪。”刘瑛回忆道,“当时在场的老师,就像约定好了一样,马上用自己的手机流量联网,让孩子们看完了剩下的部分。”事后回忆起来,几位老师和援青干部只是轻描淡写地笑着说:“与志愿者们的辛苦付出相比,这点流量根本不算什么,孩子们能学到本领,感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图说:空中课堂连线中。资料照片
孩子们的惊喜
其实直到第一次网络教学开始前,项目的参与者们心里都没底。撇开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性问题,藏区孩子们能否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美术、音乐等新课程能否受到欢迎?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究竟如何?种种担忧始终萦绕在项目组心头。但在短暂又充实的一个小时后,所有的不安,都因为孩子们带来的惊喜,而烟消云散。
“玛多县的孩子们真的很懂礼貌,也很有天赋。”刘瑛又向笔者透露了一些细节,“每次看到老师出现在屏幕里,玛多县的孩子们都会自发起立鞠躬,向老师问好,课程结束后,也是起立鞠躬道别,这让志愿者们有些受宠若惊。”更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的学习和领悟能力,通过连接着话筒和投影屏幕的电脑,玛多县的同学们拿着画笔,跟着上海老师的指导示范,一步步创作着各类型的主题画作,不一会儿便掌握了技巧和精髓,“看着屏幕里的一幅幅作品,老师都惊讶了,藏区的孩子不仅懂礼貌,还很有艺术天赋,很多孩子画得非常好。”刘瑛笑着说。良好的授课效果,让基金会和玛多县相关方面决定扩大“空中课堂”项目的覆盖面,从去年9月起,玛多县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同时推动“空中课堂”,开设美术、音乐、心理三类课程,这个公益项目,也如预想中那样,为更多藏区孩子,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
在年初因为疫情而短暂“停摆”后,空中课堂项目在9月“重启”。“藏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已经超过了预期,我们希望能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了解更多、认识更多、学到更多。”随后,刘瑛还提到了社会力量对项目的重要性,“我们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编排教程,为孩子们补充各方面的知识,也为项目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一起带着藏区的孩子,去看看这美好的世界。”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