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然而,近日,我却在短短数日,三次见到男儿洒泪的情景。
第一次是午餐间,与一位同事聊家事。同事今年66岁,性情开朗。谈起家庭生活的不如意,顿时神色黯然。原来,多年前,为赡养父母,他曾接老人来家同住。然而,由于妻子气量狭小,过于苛求,弄得老人无法承受,只得要求离开,到乡下投奔女儿。那一天,秋风萧瑟之中,他送父母到十六铺码头。临别之际,悲从中来,三人竟抱头痛哭。如今,时过境迁,父母都已作古,然而,谈起当年情景,他依然止不住大滴大滴的热泪滚落下来。我默默注视他流泪,心想,当年,为求得家庭平和,他不得已作了妥协,然而,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歉疚之情,却是终生难忘的啊。
第二次是傍晚时分。正值新学期开学,与一位年轻人谈起小孩上学的事。他儿子与我孙女都是一年级新生,所以,相谈甚欢。没想到,谈着谈着,也触碰了年轻人的伤心事。原来,年轻人是河南人,母亲已患病去世,这些年,年轻人落户上海,事业顺畅,生活美满,几乎忘却了已故的母亲。不料,昨晚突然梦见母亲,梦境中的老人栩栩如生,问长问短。说到这里,他眼噙泪水,喃喃地说,一定是新学期开学,老人想念孙子,托梦来看望孙子了。我们忘了老人,老人还惦记着我们啊……
第三次是访谈一位同龄人。同龄人是位事业上颇具成就的专家,一年前遭遇不幸,失去了禀赋优秀极其聪慧的儿子。听说他在经受这一巨大打击后依然坚强,因此,那天谈完公事后,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同他谈起这一话题。他告诉我,失去儿子后,一度悲痛欲绝,而后,终于渐渐坚强起来,想一想,要为纪念儿子做点什么。做点什么呢?经与妻子商量,决定为儿子的中学母校、大学母校分别设立一个奖学金,资助20名家境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做这件事,每年需花费8万元,相当于他全年工资收入的一半。他以此无私的举动,向需要帮助的年轻人奉献爱心,以抚慰失去爱子的伤痛。这是何等不易!那天上午,正好是他出席奖学金颁发仪式归来。我对他的坚强由衷敬佩,十分感动。然而,我也看到,他的内心依然深藏痛苦,在结束谈话时,他的眼圈一红,止不住流下了泪水。
男儿泪,使我感受到人间亲情的厚重。感念亲情,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无疑,对亲情最好的感念,就是在亲人在世时,尽量对他们好一点,再好一点,莫留下遗憾,莫留下愧疚。在他们离开人世后,记得他们,怀念他们。如能做一点公益事来纪念亲人,那自然是更高尚、更值得推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