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次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昨晚召开,今年采用视频会议形式,30多名全球知名企业掌门人云上相约,围绕“迈向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上海”主题建言献策。嘉宾们纷纷表示,尽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国际经济界人士仍然看好上海,对做强中国市场信心十足。
抓住数字化机遇
市长咨询会议前主席苏铭天认为,上海要成为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的中心之一,而这一进程因疫情的出现而大大加速了。
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巩表示,上海是欧莱雅实现数字化、开展各项创新服务的试验田。“我们先在中国发展数字化和电子商务,进行各种创新,之后再推广到世界其他地方。我们在中国的电子商务远远领先于世界任何国家。现在,欧莱雅在中国超过50%的销售额都是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安巩建议,上海要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不断革新的数字化能力;上海可以推动构建品牌和平台力量更为平衡的大数据生态,加速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
施耐德电气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认为,新冠疫情推动了数字化技术的加速运用。数字化改变了整个工业的运作方式,要利用数字技术建立端到端的全生命周期的韧性。企业要提高应对变化的敏捷性和及时响应能力,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和混合现实这些新技术技术使之成为可能。“我们的未来应该既是智能的,也是绿色的,要加强资源和能源节约、电气化、以及循环经济。数字化在这些转变中将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卢克希奇集团董事长卢克希奇认为,疫情带来各种转型机遇,而所有这些转型都需要发展强大的数字服务业,以及投资于连接消费者、服务提供商和制造商的强大数字基础设施。“上海有强大的服务业,是国内贸易的重要枢纽,因此上海将在这个新时代和新道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政府进一步补贴并加强投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的计划,将有助于上海成为一个更加智慧的城市。”
江森自控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治·奥利弗说,上海应该充分发挥城市和行业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由点及面推动城市治理能力升级,使城市在安全韧性、生态韧性和治理韧性三方面得到提升,让城市成为一个能自我适应、学习和成长的“生命体”。
优化公共卫生体系
达能集团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范易谋认为,鉴于上海的人口密度大,跨区域、跨国流动性强,现在无疑是思考如何优化上海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最佳时机。要充分发挥科技、大数据在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的作用,如人工智能等,来强化决策和危机管理。将老龄人口纳入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考量之中,更多关注老年人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新冠疫情改变了许多事情,但只要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节凑,世界就会继续蓬勃发展。”
诺华集团董事会主席林浩德表示,上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力反应证明了其医疗系统的高水平和快速应变能力。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建议重点关注生物医学研究,并努力转化研究结果,以满足突发性公共卫生医疗需求。同时,也亟需关注因人口老龄化导致的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的上升,以及随之增长的医疗预算压力。
“鉴于最近的全球形势,我们认识到流行病和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防患于日常(时刻准备好应对突发情况)’已成为经济和社会运营的必要条件。”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董事长小林健认为, 上海完全有条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同时把“防患于日常”这个全球新趋势融入其中,着力推进“守护生命和健康的产业”,如医疗和医药、卫生、保健、护理和食品,还包括教育、物流和配送、可再生能源和回收等配套支持产业。
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则认为,要依托“新基建”,推动上海健康产业深度数字化,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一体化健康数据库。在他看来,这一数据库要整合各类健康数据资源,链接电子病历、生物样本、健康档案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