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将在上海如期举行,开放的声音再一次响彻城市上空。开放,无疑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铿锵主题。开放的核心要义就是如何对待外来事物。尤其在文化创新上,需要把本来、外来、未来贯通起来,才能形成独特的效应。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我像一片雪花天上来”,这个“来”字是从哪里来的呢?

查字源,“来”的本义原来指的是“麦”。不开脑洞,还真难以置信。但古字形真真切切地表明,低垂的穗花、对称的叶子、挺直的根茎,活脱脱就是“麦”的直观形态。有的古字还添加了行和止,表示这是“外来的农作物”,也就是“天外来客”。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这出故事有多个版本。一说,古代周朝发祥地渭河一带,四千年前,龙卷风将小麦的种子从中亚吹到这里,经周人培育种植,在中原流传下来。所以有“天授瑞麦”之说。还有一说,西域的番邦朝奉周天子,带来了小麦种子,这种适合北方旱地种植的作物由此得到推广,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农业格局。这个传说,又诠释了“来,天所来也”的“天”;这个“天”应该是指“天方”,也就是西域波斯湾一带。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讲的不就是那一带的故事?这就将华夏对外开放交流的时间,一下子延伸到了数千年前。早期小麦遗存的考古发现,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如果当初排斥这个“外来之物”——麦,恐怕就没有后世“麦苗儿青来菜花黄”的田园风光了。再有一个悬想:麦的读音与“天方”多个地名的读音相近,比如麦加(Mekka),这纯属巧合吗?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麦,芒谷也。”从“天外”降临的“麦”,不仅具有农作物的属性,还获得了开放的特性和义涵。“来”可以说是对“麦”的开放特性的进一步确认,天然地具有开放情怀。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字形演变中,兼有“外来”和“农作物”特性和内涵的“来”,逐渐留下了与“去”相对应的动词属性,而作为“农作物”的名词特性,则在原有字形基础上再添加倒转的“止”(脚趾),特别表示“从外面传入的作物”,也就是“麥”,简体则写作“麦”。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字形转换。没“脚”的却体现出脚的功能,叫作“来”;长了“脚”的却不会走,叫作“麦”。许多人对“来”和“麦”音义相通,脑筋怎么也转不过来,不妨回溯比对一下麦子的前世今生,或许才能弄明白其中的奥妙。一个汉字里就有一部文化史,“来”算作一个。

“翩翩两骑来是谁”——趣解汉字“来”-LMLPHP

“翩翩两骑来是谁”“笑问客从何处来”,秉持开放包容,才会敞怀迎接八方宾客。“暖风送走半年寒,冬麦迎来一地春。”冬与春,来去之间,又是一个丰年。“力来农事,以丰年谷。”该是对人勤春来早的又一嘉许吧。

10-19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