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色美在街头  申城建绿道千余公里 人均享绿道近半米-LMLPHP

图说:位于静安区胶州路安远路又添一座靓丽的街心花园——音花园” 记者 杨建正 摄

今年国庆长假,气候宜人,不少市民都去各大公园游玩,8天内城市公园接待游客突破628万人次。不过,家住淮海路的周先生唯独看中了家门口的聂耳绿地,每天都要带孩子来散步。“这块绿地从我搬来时就有了,以前绿地里的廊架是我们休闲的好地方。”周先生笑着说,“绿地改造后刚开放,闹中取静,离家也近,国庆不用去大公园‘轧闹猛’了。”

口袋公园补充绿意

像聂耳绿地这样的街心花园,被上海市民亲切地称为“口袋公园”。“十三五”期间,上海致力于打造“身边的绿意”,截至9月底,219块街心花园、1093公里绿道“小而美”,406座城市公园、7座郊野公园布局愈加合理。相比五年前,上海城市公园数量增长一倍有余,已建成公园绿地2.1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7.6平方米增加到8.4平方米,绿道更如同藤蔓般快速增长,达到人均近半米。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申城美成了一座大公园。

修葺一新的聂耳绿地,位于淮海中路、复兴西路、乌鲁木齐中路交界处,这也是徐汇区今年重修开放的街心花园之一。红枫、北美海棠、白玉兰等新种的开花色叶树种错落有致,五彩斑斓的草花丛与遮天蔽日的香樟相映成趣。漫步公园,线条简洁的长椅替代了原来的廊架,设计更通透。

更令人惊喜的是,绿地虽小却极富文化内涵。1992年纪念聂耳诞生80周年之际竖立的“聂耳铜像”仍完好保留,地面的箭头遥指近900米之外的田汉绿地,将两位国歌缔造者联结在一起。

按相关建设技术导则,口袋公园面积一般在500平方米至5000平方米,可分为观赏游憩型、历史文化型、风貌标志型三种。作为城市公园体系的有力补充,截至9月底,“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建、提升改造219块街心花园,总面积约77.3万平方米。南浦大桥下的蓝调花园、胶州路音花园、衡山路高安路以秋色叶为主题的街心花园等,都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最佳去处。

绿链串起品质生活

若说街心花园是一颗颗绿宝石,那串起宝石的条条“绿链”,更令市民得以穿行于绿意中。

从2015年开始,上海启动规划绿道网络,编制绿道建设导则,2016年开始平均每年以200公里的速度快速增长。规划中,至“十三五”末全市绿道总量要达1000公里,而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绿道已达1093公里。短短5年间,人均已享有近半米绿道。

这些绿道,很多都在家门口,市民出门就能走进林间。今年刚全线竣工的虹口区广粤路绿道,就在周边居民中小有名气,2.8公里的绿道串联起了10个风格迥异的街心花园,既有种植近10种萱草的“金萱园”,也有专为孩子增添攀爬运动场地的“彤趣园”。绿道经过多所学校,校门处的绿道增加了宽座椅,让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歇脚。原本难以走入的密林被抽稀,架空铺设了木栈道,既给树根留下排水空间,又让小动物能从下层穿行。

千余公里绿道,连起的是一个个轨交站点、一座座街心花园、一处处人文景观、一个个村落街区。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系统各有特色,有的“天然来装饰”极具野趣,有的“螺蛳壳里做道场”曲径通幽。广袤的生态网络不仅是“绿色动脉”,更是上海市民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便捷“文脉”。

春花秋色美在街头  申城建绿道千余公里 人均享绿道近半米-LMLPHP

图说:申城的栾树正值最佳观赏期

丰富色彩点缀街区

在绿意盎然中,上海街头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色彩。尤其是这几天,秋色怡人——栾树已到最佳观赏期,一簇簇的红果实如同小灯笼;原本夏季开花的紫薇花期被精准调控延长,仍在外滩等区域盛放……无论是公园绿地还是绿道林带,更多“新贵”色叶树种和开花植物的助阵,让“春花秋色”的美景在上海街头出现。这,也是城市从“绿化”到“彩化”的生动实践。

在申城,林荫道总数已达264条,总长超258公里。然而,当多年前第一次创建林荫道时,行道树种只有悬铃木、香樟、栾树3种。如今,已增加到悬铃木、香樟、栾树、榉树、无患子、珊瑚朴、臭椿、朴树、日本晚樱、水杉、广玉兰、乌桕、重阳木、金丝柳、银杏、中山杉等十多种。今年春天,位于杨浦区的上海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江湾城路上,一场“落樱不扫”让整条路美成了仙境,城市也更诗意栖居。

此外,一批“久经考验”的花草也点缀着申城街头,二月兰、冰岛虞美人、喜林草、天竺葵等装点着春天,安吉拉月季和蔷薇则在初夏已爬上了围墙。市民在街区漫步,转角就会遇到惊喜,幸福感满满。 

10-19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