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内卷”这个词很出圈,就业内卷、高等教育内卷困境……甚至有人说幼儿园就有了内卷……到底什么意思?
“内卷”是个舶来词汇,是指社会或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停滞,而向内消耗寻求维持。这一词近期不知因何高频出现,破圈玩“梗”,是借着年轻人感受到了竞争和生存压力,还是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疲惫感?“内卷”的出圈与前不久刷屏的一文章大有关系,《顶尖高校:绩点考核下的人生突围》一文揭批高等教育的内卷困境——绩点、学生会、奖学金、竞赛、出国、考研、就业,引发热议。
图片来源:东方IC
大学的赛道里当然有竞争、焦虑和迷茫,但空虚和困惑一定不是主流。不久前我和摄影记者在上海交通大学采访,曾经偶遇食堂门口在新能源动力车上一边测试一边吃盒饭,一边用手机在线开组会的研究生;我采访中也看到学生创新空间里通宵接力干活的社团;也在疫情后刚刚复工复产时,在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真实感受过科技创新企业的蓬勃活力……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更是颠覆着行业,困局需要突破。但越是这样,就越需要奋力,以危为机,迎难而上。内卷本来描绘和抨击的是没有创新进步的本质,但当下这个舶来词却被宣扬一种不以创新为突破的发展观,散发着阴郁的气息。“内卷”这个词不能像一片乌云,以致郁的疲惫感蔓延。尤其是年轻人当中,不能拿“内卷”这个舶来词,作为自己消极的借口。现实还是令人欣慰的,此前一张清华学子骑车时仍单手托着电脑运行程序的照片爆火网络,被调侃为“卷中之王”。中国人民大学李霄骞撰文认为这是大学生的自嘲式“放气”而非“放弃”,只是一种困境中的自我减压;知乎上有人发帖“想顺应内卷,争做优秀的后浪,可悲吗?”得到的回答都是鼓励。
确实应该反思教育中不以成长为目的的“成功论”,改良企业运营中滋生低效、低级、应付、繁复工作的内部制度,而不是将内卷一词,作为为虚度的借口和消极的精神依赖。
易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