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校企合作一同研发教学工具 来源/记者 易蓉 摄
疫情下的在线教学加速了这所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也令教师们敏锐地感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浪潮已经涌来。
昨天,记者在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围观了一场热烈的头脑风暴。这是一场产学研推进会,圆桌一侧是来自乐王音乐公司的CEO和技术总监,另一侧是音职的各专业老师,他们正在推进一个视唱练耳软件的改版。原本这项针对学生课后作业开发的工具,在疫情中快速改进成为学生在家学习的帮手,也正因此,老师们发现线上学习赋予学生更大主动性,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基于学情而随之改变的教学,将围绕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急需更智慧的信息系统平台支撑。
教学语言与程序语言对话
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现代音乐专业人才要“好而精”,就得音乐基本功扎实且现代信息技术活学会用。但实际上进校时,绝大多数学生或有一项音乐特长,或仅喜欢音乐甚至零基础,要在不长的时间里快速打基础并不容易。“多练,有针对性地多练是唯一办法,但一对一师徒式的传统音乐教学现在无法适用于职业教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协助课堂。”上海市现代音乐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音乐特级教师李逊芳说。
正逢国家鼓励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发展,鼓励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上海音职携手在上海股交中心挂牌的乐王音乐公司一起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音乐专业视唱练耳课程实践。“市面上的许多软件或教程专业性不足,而我们也需要结合教学和学生学情进行针对性训练。”专业主任张幸怡老师和同事们帮助企业完成题库搭建,再从应用中反馈优化建议。
有意思的是,疫情前,1.0版本的软件原本类似于作业工具,而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加大了工具的使用。“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出题给学生的模式已经不够用了。我们能不能把软件变成让学生来选题?”张老师在讨论会上提出需求,公司技术人员琢磨着随之带来的后台逻辑变化。
一番讨论下来,除了2.0版本的升级,校企双方突然发现,从老师出题到学生选题,题库从几十、几百、上千发生量级变化,要精准、高效地匹配学生个性化学情,合作早已不是简单的电子作业,而是以算法驱动的音乐个性化教育平台。“讨论还是很令人兴奋的。底层算法其实企业好几年前就有储备,但是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程序员不懂音乐,有的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所以应用开发一直没有快速推进。但这样的应用既有前沿性,从市场来看,也能够弥补空白。”乐王音乐CEO明晋冬说。
转变育人模式
钢琴教师谢峰也是团队中的一员。谢老师平时就将信息化方式加入教学,他为学生们记录着每一个进步,也用数字化的方式创建学习社群,让学生感受到“能进步的样子”就在身边。
疫情下,谢老师用了四五个软件来协助教学——绘画软件标谱记录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用晓黑板收集作业进行互动反馈,用视频工具录课,用云会议软件搭建直播课堂……“如果能够有一个软件来集合这些功能,为特别是音乐教师提供支持就好了。之所以要这么‘烦’,是因为每个学生都不一样,教育是对人的工作,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有益的帮助,他们也会用努力回馈。”最近,谢老师的一个学生提交作业时录了50多遍,就为了精益求精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自己的进步。
“为了学生,我们年轻的教师团队很有想法,所以让他们也参与到校企合作的研发中,也让他们先接触企业了解企业、行业的特点,一方面一起推进合作,一方面也更知晓如何调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李逊芳说,“校企合作探索信息技术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音乐职业教育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现有上海音乐产业发展与变革的新格局、新业态催生音乐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型,现代音乐文化产业急需的新型高端音乐人才,通理论、精操作、能力强、视野广的人才。”今年,学校7层实训楼已经建成,等待学生们陆续回归启用。录音实训中心以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设备建设,录音棚之间采用光链路互联互通,能够进行数字化的协同交互工作。“我们希望这些校内信息化系统将来都能够通过合作开放共享,与企业、与大学、与社会一起协同育人。比如今年我们与上师大合作的中本贯通录音艺术专业,刚刚获批,就是希望通过长学制尝试,培养高端录音专业人才。”李逊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