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谧却不失生机,这是你记忆中南昌路的模样吗?坐落于这条道路的科学会堂,凝固着百年悠长的历史,古典与科学的碰撞激发着无数过客的灵感。说起科学会堂,你会脱口而出雕花的彩绘玻璃、法式的吊灯穹顶、抑或是入夜的温柔灯光?或许,南昌路上一道不起眼的小门会成为你最新的印象——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上海中心。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本月30日即将召开,记者来到南昌路上的这座“网红”文保建筑,领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风采。
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坐落于南昌路上 记者 郜阳 摄
“欢迎来到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地打开门,迎接来客。协会现有148位顶尖科学家会员,包括了6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着力推动基础科学、倡导国际合作、扶持青年成长。由协会发起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两届,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据悉,WLA上海中心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在去年论坛上共同揭牌。
“协会的愿景是‘科技,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工作人员指着刻有这句话的铭牌告诉记者,“这是由协会的顶尖科学家会员共同讨论得出的,它既代表着协会的初心,也承载着所有顶尖科学家的期望。”
入门右侧,悬挂着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肖像和致辞。科恩伯格说,协会的宗旨是发展和包容,将邀请所有学科和民族的主要科学家参加。“科学无国界”正是协会向世界传递的声音。“罗杰·科恩伯格出生在科学世家,他的父亲阿瑟·科恩伯格摘得了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他本人则‘因发现真核生物的DNA转录机制‘独享了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工作人员补充道。
图说:科学家照片墙上展示了历届与会科学家的风采 记者 郜阳 摄
在这座法式风情的古老建筑中,陈列着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珍贵 展品。在科学家照片墙上,展示了历届与会科学家的风采。这些科学家在各 自领域均取得过重大突破,是人类不断突破认知、发现世界的科学领袖。“他们每一位都是传奇,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着人类科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这位是 美国医学家威廉·凯林。他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在去年来沪参加了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介绍,“你或许听过这句话,‘我获得了诺贝尔奖,却治不好你的癌症。’”威廉·凯林接到获奖电话后,向诺奖官方发送了自己的一张即时自拍。自拍照中,凯林身后墙上相框中的女性是他的妻子卡罗琳。卡罗琳是乳腺肿瘤手术专家,却在42岁那年被诊断出乳腺癌。在妻子患病期间,凯林加速对癌症的研究,希望可以应用于妻子身上,助她早日痊愈。然而2015年,卡罗琳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研究了一辈子癌症的凯林,在妻子离世四年后,因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变化的机制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凯林说,拍这张照片就是想告诉全世界:我和我的妻子一起获奖。
“还有这一位,马里奥·莫纳利。他原本已应邀参加本届论坛,在共同家园峰会上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重要演讲。不幸的事,莫纳利本月7日在家乡墨西哥城去世。”莫纳利是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发现者,一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记者获悉,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9月为莫纳利录制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视频演讲,这是他生前最后的正式演讲。演讲中,莫纳利呼吁全球科学家和社会各界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为后代保留一个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从莫利纳的神情和手势,不难看出这位顶尖科学家对人类共同命运和未来的关心及忧虑。
图说:“桌布论坛”的珍贵实物 记者 郜阳 摄
“年轻拥有一切”“挑战你自己”……在展厅中,还能看 到写着各种字体文字、甚至图画的桌布,这是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中的“桌布论坛”留下的珍贵实物。“桌布论坛”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特色环节,每年邀请顶尖青年科学家与诺奖科学家围桌畅谈,并在桌布上留下“墨宝”,把思想写在桌上,把梦想撒播世界各地。
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主厅 记者 郜阳 摄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上海中心,有更多的科学家传奇、更多的科学密码,等待着好奇的你去探索,去发现。工作人员透露,未来这里将逐步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