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了,当年的小病人仍惦记着儿科医院的“128阿姨”-LMLPHP

图说:小患者“佳佳”的来信  采访对象供图

昨天是国际护士节。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社工部主任傅丽丽来说,最好的礼物之一,莫过于重新听到了久违的那声“128阿姨”——万能的“朋友圈”,帮她和20多年前的小患者佳佳牵上了线。

前一阵,傅丽丽在整理信件时,重新翻出了几封当年小患者佳佳的来信。那是她担任儿科医院临床护士时的一名小病人。10岁时,佳佳得了急性肾炎,住进了儿科医院。按照当时的医院规定,家属每天只能定时探望,漫长的两周里,大部分时候,小女孩只能一个人忍受难捱的住院时光——由于病情的需要,饮食要求无盐无味精,每一餐饭都食之无味;连续的卧床又让她身体浮肿,每次打针都要遭很多罪。

当时,刚工作没几年的傅丽丽工号“128”,佳佳和邻床的小姑娘就调皮地叫她“128阿姨”。“医院规定每天只有4个小时家属探望时间,有的爸爸妈妈工作忙,还不一定能够天天来。”傅丽丽说,看到病童们在父母走后失落的眼神,她很心疼。尽管医院的工作非常忙碌,她还是每天下班后,去病房里给孩子们讲讲故事,做些游戏,给病房带去一些欢笑和生气。时间一长,估摸着下班时间要到了,孩子们就会等在病房门口,等着“128阿姨”身影出现。

20多年了,当年的小病人仍惦记着儿科医院的“128阿姨”-LMLPHP

约莫两周左右,小佳佳的身体康复了,即将出院。看出了佳佳眼中的不舍,傅丽丽提出,如果想“128”阿姨了,就可以给她写信。佳佳把傅丽丽的话放在了心上。忘年交的友谊,就在这你来我往的书信中开始了。

在高中时期给“128阿姨”的一封信中,佳佳告诉阿姨,自己高三了,特别喜欢生物,想做一名老师。没想到,根据这些模糊的线索,经记者牵线,几经辗转,真的在人海中找到了实现当年梦想的“小佳佳”——上海民办华二浦东实验学校生物老师姚家佳。

“128阿姨每次来,不仅仅是工作,她总是很耐心、很温柔地陪着小病人聊天,安抚我们。”至今回忆起来,姚家佳都能回忆起那种暖暖的感觉,“128阿姨的字写得特别好看,工整,认认真真的。”姚家佳觉得,随着自己渐渐长大,和“128阿姨”的聊天就像姐妹淘,“128阿姨”每次信末的署名前,都要写上一个“友”,她会告诉她晋升职称的好消息,也会告诉她自己结婚了、生了个女儿,而女儿的小名也叫“佳佳”。

姚家佳

则和“128”阿姨分享着高三拼搏的辛苦,和初入大学的兴奋与期待。姚家佳感叹,知道有一个人,和你一样在为未来在努力在奋斗,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然而,可惜的是,随着家庭、工作地址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的书信渐渐中断了。借助网络的力量,重新在人海中重逢,让两人又惊又喜。“我把我和佳佳的故事,做进了一则面向新护士培训的PPT,让年轻的伙伴们感受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傅丽丽说。

05-13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