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没有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9月4日,云南水磨小学学生迎来了大华蒲公英云南支教团老师上的最后一节课,五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唱起了《小小少年》这首歌。志愿者罗老师说:“我们想告诉孩子们,虽然这次支教结束了,但老师一直都在,社会的支援一直都在。我们去那里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小小少年能没有烦恼,健康地长大。”
图说:志愿讲师带领孩子们打篮球 陈许文/摄
水磨小学的所在地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然而就在这么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方,仅今年就有11名学子被北大、清华录取。“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在阻断家庭贫困代际传递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华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士章表示。
“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是许多会泽县孩子激励自己学习的口号,但由于家庭贫困、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当地仍有不少孩子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水磨小学所在的水磨村,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如何更好地教育“下下一代”,常常让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观念老旧的“留守老人”手足无措。一部分老人甚至连普通话也听不懂,更勿论辅导孙辈功课了。
水磨小学6年级学生刘永琼的父亲身患癌症,母亲刚做完心脏手术,她每天要带着弟弟翻越两座山,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学校上课,回家后还要帮忙干农活、做家务,功课却一样也没落下。像刘永琼这样跋山涉水来上课的孩子还有好几个,身处贫困的孩子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这让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备受感动。
图说:支教团来到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水磨小学展开支教活动
“去年,我们资助了一名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会泽县学生,他告诉我,自己数学很好,所以报考了统计类专业,但他的英语很差,不敢开口。”王士章说。英语基础薄弱、口语差的情况在会泽县学生中相当普遍。如今,大部分城市里的孩子从一年级起正式学习英语,然而会泽县学生要从三年级才开始接触英语,水磨小学的学生由于缺少老师,只能等到进入初中后才有机会学英语。给学生们上了英语课后,罗老师发现,“孩子们都不知道26个英文字母在四线格里应该写在什么位置,有的人甚至会写在格与格之间的空白处,因为他们从来没看到过ABC,更没有看到过四线格。”
“今后水磨小学的学生要和其他人进行统一的竞争,但他们比其他孩子晚了6年接触英语,这也促使我们决定,要给孩子们上英语课。”王士章表示。除了“雏鹰助力计划”暑期云南公益支教活动、“铸梦桥梁”公益捐书活动、“助梦园丁”乡村教师培训等项目,大华公益基金在宝山团区委的推动下,于去年推出了“希望网课”这一教育扶贫远程支教项目,给孩子们带来英语、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基金会希望通过网校的模式,让孩子与志愿讲师跨越空间上的限制,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课堂,既解决了短期支教的不连续性问题,又能成本最小化地让孩子们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让网络与科技助力支教,用一块屏幕连接大山内外。
图说:学生们展示手工课成果
去年10月,宝山团区委在“青春宝山”公众号上发布推文,向社会招募爱心志愿者,共有66位社会志愿者与10余家培训机构“举手报名”。经过面试,8名志愿者成为了“希望网校”的第一批老师,教五年级学生英语的志愿者罗老师便是其中之一。“我以前是一家通信公司的技术项目经理,英语是日常工作语言,有了两个孩子后成了全职妈妈。正好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我想自己的时间比较充裕,各方面都满足条件,就报名参加了。”
当问到罗老师是否还会继续做“希望网校”老师时,她的回答非常坚定:我会继续做下去的。“我在上海做一个英语老师的话,只是在教孩子学英语,但做一个给山区孩子上课的老师,可能不仅仅是他们的英语老师,也是他们看向世界的一扇窗。这些孩子对外面的世界是很向往的,我也希望可以教给他们更多的东西,打开他们的眼界。”
图说:英语课后,学生们与志愿讲师合影
从这学期开始,会泽县三年级和六年级学生将进行英语统考。大华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郑蓓洁表示,“‘希望网校’的试点也启发了会泽县的教育者,他们认识到学生们能以上网课这种方式学习英语,学校应该尽早地让孩子接触英语,让他们能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2007年,大华集团在上海市青少年基金会下设大华蒲公英基金会,十几年来持续开展与青少年发展、教育扶贫相关的公益项目。2019年3月,大华公益基金会获批成立,正式启动大华蒲公英教育扶贫系列项目,包括援建希望小学、开办希望网校、公益支教、贫困助学等内容。
如今,基金会正不断推进“希望网校”的铺开工作。今年,云南宣威市得禄乡肥谷小学的学生也将享受到上海老师带来的英语、音乐、美术、书法网课。“贫困地区对老师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在较发达地区愿意做这个事情的人和企业也非常多,但需要一个完善的体系。我们做这样一个网校试点,也是想要做出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并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希望今后能通过政府主导,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黄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