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无法赴北京参观即将闭幕的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特展,换一种形式,在上海也可以感受紫禁城的恢宏传奇。12月30日,上海民族乐团原创民族交响史诗《紫禁城》将在上海大剧院首演,这部75分钟的作品是今年首台以此为主题的原创作品。本周,主创人员走进故宫博物院采风,挖掘这座巧夺天工的建筑背后的历史积淀,试图以民族管弦乐为上海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
图说:故宫 上海民族乐团供图
建筑孕育凝固音乐
在故宫的建筑学专家看来,整座故宫就像是一部交响乐,从午门到神武门,整个中轴线上的起伏,就像乐章一样富有变幻——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最后景山赋予了它一个完美的收官。
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中最辉煌的篇章,紫禁城更是宫殿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不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准,其巍峨壮丽的建筑群亦成为国家政权神圣庄严的象征。
图说:主创们在故宫采风
主创们走上午门城楼,“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吸引着八方游客围观,256米的展线展出了文物及史料照片共计450余件。展览形式设计紧扣时间主题,以四季变化的景象为背景,使观众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不同景象变化的美感。
这恰巧也与《紫禁城》四首幕间曲传递的意向不谋而合,二胡展现春的勃发,笛子展现夏的盛放,古琴展现秋的沉淀,萧展现冬的寂灭,四季轮转,从另一角度诠释紫禁城的生命张力。
乐音勾连乡土记忆
在《序曲》中,灯光暗暗地压下来,观众将听到鸽哨在剧场环绕,鼓声、歌声从远处飘来,紫禁城的大门徐徐打开……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邀约90后青年作曲家李博禅来创作这部作品,再续2年前民族交响史诗《英雄》的前缘。
李博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鸽哨是他童年每天回荡在耳边的声音,哪怕就是现在,行走在老北京的胡同里,依然能听到熟悉的鸽哨。关于对故乡的情愫,他都融入了音符中。
图说:主创团队采风留影
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的李博禅,口音保留着京味儿。短途采风,他的身体反应却还停留在上海,穿行在首都的闹市,他甚至会恍惚:“哎,我周围怎么有人说北京话?”
目前,《紫禁城》音乐创作已经完成五分之三,这一次进宫,让李博禅又有了更深的感悟:“小时候每年都要进宫好几次,都没有这一次采风收获大。”对他而言,写紫禁城,他不愿意用一些显而易见的符号堆砌,而是通过宫廷礼乐将紫禁城的礼乐秩序、家国理想、文化精神表达于方方面面。
历史融入当代转化
如果说起故宫留给人们印象深刻的音乐画面,相信很多人会对贝托鲁奇执导的电影《末代皇帝》记忆犹新,每一帧画面,都能回忆起坂本龙一创作的音乐。罗小慈认为,故宫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符号,民族管弦乐自然不能缺席,因而,乐团主动创作《紫禁城》,这样的念头,已经在她的脑海里盘旋了多年。
图说:主创团队参观故宫
《周礼》有言:“匠人营国。”一石一木,一纸一画间,便有了紫禁城的家国。舞台上的紫禁城,不再是一砖一瓦的实景,而成了极简的梁柱线条。导演龚玉娇用一道一道的景片,勾勒出等级森严的重檐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通过拼接,观众也会形成不同的观赏建筑的视角。
尽管紫禁城历史悠久,但最终乐团创作出的作品,要符合当代审美,这也是此次主创团队大部分都是90后的原因之一。“宫廷雅乐和当代人的视听习惯,需要做很多转化,我们的声场是需要重新构建的。”罗小慈提到,主创们还将尝试重新定义中国民族管弦乐的编制和形式,以此呈现出一个更符合民族音乐表达、更具中国文化底蕴的当代民族管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