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吗?开开门,我们是人口普查员。”
“范阿姨去配药啦,和你约一下时间做下摸底哦。”
“王师傅,你儿子和孙女是不是户口在其他地方?”
……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工作正在进行中。
“入户工作从10月11日至12月10日,其中摸底时间为10月11日至31日。”上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普查员张玲玲介绍,“摸底就是为正式登记和复查打前站。”
“十分上海”栏目今起推出“大国点名”系列特辑,将镜头对准普查中的细节,用影像记录点滴。十年一次的“点名”为何事关你我?挨家挨户采集信息会遇到哪些“突发”?市民怎样看待普查?
相比11月开始的入户普查,摸底阶段上门主要是核实基本信息。上午9时,张玲玲与普查指导员小李一同来到金衡小区陈先生家摸底。“户主是谁?”作为陶家宅居委会普查员中最“年轻”的志愿者,张玲玲今年也50岁了,和邻里融洽的关系让她开展工作游刃有余。
一边提问,一边用手机输入信息,不光数据能够“秒上传”,普查工作也实现了“无纸化”。“对了,我孙女户口落在这,但她平时不住。”陈先生自觉地“汇报”情况。
曾在非洲从事国际投资的陈先生74岁了。“过去我也看到南非进行人口普查,比如市中心有多少白人、黑人、儿童……公民有义务配合普查,为什么?国家对‘家底’了解,方能制订政策嘛。”他说。
普查员四处出击的同时,居委会里也热火朝天。根据计划,陶家宅居委会将下辖的6个小区分成14组,18位普查员每天要保质保量完成摸底。
“有一两户的工作没做好,拖累的是整个组的进度。碰到双职工家庭,晚上拜访是常事。”居委会书记商琳在基层一干36年,这是她第三次参与人口普查。中午11时,她约了位特殊的居民“面聊”。
普查中会遇到“人户一致”“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等各种状况,但81岁的刘德龙面临的问题则是“黑户”。“1995年那天早上,我在上班路上捡到了两个弃婴。”尽管自己已育有两儿一女,他还是选择将弃婴抚养成人,这两人一直与他生活在一起。
居委会熟悉他的情况,也曾为两个孩子的户口奔走,可至今未解决。遇上人口普查,商琳特意让他来一下,为入户登记做准备。“像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归为‘待定’一栏,不能因为这类情况罕见就视而不见,人口普查也让政府掌握了这类群体的数量。”
下午,张玲玲约上网格管理员王倩组队出发。金衡小区属于商住两用房,有高龄老人长期独居;有业主把房屋委托给第三方公司出租;有整层楼改造成了民宿……
面对94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朱凯时,张玲玲与照顾他衣食起居的保姆沟通,通过其转述再听老人逐字回答;
来到一楼民宿,王倩凭着网格员的经验指出,房间门牌号变动过,需按最新的房屋结构来登记;
明明家里有人却敲不开门,张玲玲和王倩商量了一下,决定晚上请居委会书记出马。
晚上7时,商琳一行3人来到金衡小区,还是没敲开“钉子户”的大门。“幸好她终于在屋里应门了,约好明天上午10点在楼下的长凳上面聊。”
这位“老普查员”总结:“入户以来不配合的居民只有极少数。因为大家知道,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真实的数据。打个比方,要不要扩建养老院?是不是新造一个幼儿园?小区里的养老活动设备需不需要添置?都依靠一家一户真实的数据。”
深夜,普查员还要审核选择自主填报的居民所提交的信息。人口普查不只是摸清“人多人少”,记录下的每一个姓名和数字都是制订政策的基础,也是决策的依据。大国点名,没你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