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王宝和大师傅展示蟹王蟹后 记者 郜阳摄
拿着卡尺量蟹壳长度,甩甩水放到秤上“称体重”,再按公式给雌蟹、雄蟹分别算个分;“考官”们仔细巡视每一间“考场”——蟹箱,挑出一只观蟹背、辨蟹肚、拎蟹脚、察蟹毛,“颜值”分也很重要。秋风起,蟹脚痒。今天,一年一度的上海海洋大学蟹文化节暨“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再一次拉开帷幕。来自上海、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百余家单位选送的约2500只河蟹将角逐全国河蟹产业界的一年一度 “奥斯卡奖”。经过称重,今年的蟹王重657.7克,蟹后重426.1克,蟹王打破历届最重记录,此前13次评比中,最重的蟹王为去年的643.0克,最重的蟹后为473.6克,在2009年创造。“和我预想的差不多,今年河蟹规格普遍不错。”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成辉告诉记者。
“五星级”大闸蟹有什么标准,这是每年秋季河蟹专家的“必答题”。“肥大腥鲜甜”这“五字诀”不难记住。“肥”是指河蟹体厚、肥满度大、体内肌肉结实、膏脂丰富,从外形看,头胸甲后端与蟹脐之间的缝隙增大,此处缝隙越大,体越肥。雌蟹3两(150克)以上,雄蟹4两(200克)以上则是“大”的标准。活体河蟹具有一股浓烈的蟹腥味,这是“腥”的意思。“鲜”是要求河蟹肌肉中游离氨基酸丰富,特别是鲜味氨基酸多。“甜”则表示肌肉中甘氨酸、丙氨酸丰富、口感微甜。
图说:工作人员在测量河蟹尺寸 记者 孙中钦摄
受到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波及,蟹种的放养和养殖初期的饲养管理均遭受严重影响。同时年中受洪水的袭击,对河蟹养殖形成了进一步的巨大冲击,造成今年河蟹的养殖面积和产量有不同程度下降。“不过,养殖人坚持疫情防控和复产促产两手抓、两手硬;坚持防洪抗灾与保草保蟹两促进、两巩固,加上后期的精心管理,河蟹产业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2020年全国河蟹的产量略有下降,但养成规格普遍比去年大、品质也有所提高。”王成辉教授表示,“当前全国蟹源充足,蟹品优良,广大消费者可选择的机会多。”
值得高兴的是,上海河蟹产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主办方告诉记者,今年上海参赛河蟹单位达27家,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涵盖崇明、松江、宝山、浦东、青浦、金山等上海全部养蟹区。“这表明经过上海市相关部门、上海市中华绒螯蟹产业技术体系全体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多年共同努力,上海本土养殖的大闸蟹从以前的落后、追赶已发展到并跑和领跑,上海河蟹产业已充满实力和自信与全国各地大闸蟹同台竞技。”王成辉说。
目前上海本地蟹从外观、规格、口感、品质等方面均不会低于全国其它地区的大闸蟹。今年,上海河蟹产业呈现出规格更大、品质更优、效益更好的可喜特点,是历史上最好时期。但由于受养殖容量限制,上海本土养殖商品蟹的面积有限、产量有限,市民想吃本土大闸蟹还需早点行动。
图说:工作人员展示蟹后和普通雌蟹的对比 郜阳 摄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介绍,世界上绝大多数蟹类都生活在海洋中,而大闸蟹是成长在淡水中的最典型的蟹类,故有河蟹之称。中国大闸蟹产地主要有三个:阳澄湖、固城湖和太湖流域。
专家表示,我国河蟹产业经历“大养蟹”到“养大蟹”的发展阶段后,开始进入“养名蟹”的新阶段和新发展时期。在养殖过程中体现了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水域生态环境养护,更加注重河蟹优质种质应用,更加注意养殖新模式新技术实施,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更加注重养殖产量与质量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养殖户走上了科技养蟹、质量兴蟹、绿色强蟹、品牌促蟹的新型发展之路,推进河蟹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王成辉表示。而从“养大蟹”进入“养名蟹”的发展新阶段,广大消费者将能享受质量更好、价格合理的名品大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