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丹 祝新宇):青烟缭绕,云海翻涌。在鄂西北大山深处的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丛林之间掩映着一个五彩斑斓的小山村——东沟村。这块土地曾饱受战斗的风雨洗涤,留下了革命前辈的战斗足迹,洒下了英勇烈士的滴滴热血。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北篇】找准路子 贫困村一跃变为“网红村”-LMLPHP

东沟村

走进东沟村,映入眼帘的是绵延不断的大山,丛林环绕、鸟语花香。在大山深处,稀稀疏疏散落着几户人家,“山多、地少、人稀”是东沟村的基本村情。这么一个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的小山村如何摘掉贫困帽子,实现乡村振兴?

2012年以来,茅箭区委、茅塔乡党委经过综合考量,把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东沟村的主导产业,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建设特色旅游村庄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及红色旅游产业,引进发展“桃源人家”为龙头的民宿和农家旅馆,昔日贫困村一跃变为“网红村”。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北篇】找准路子 贫困村一跃变为“网红村”-LMLPHP

“桃源人家”负责人王启迪

“2016年,我偶然来到东沟村,生机勃勃的村庄,纯真质朴的民风,如诗如画的风景,红色基因的内涵,让我不知不觉地爱上并留了下来。后来,我在村里租了一栋房屋院落,办起了特色民宿。”“桃源人家”负责人王启迪站在客栈门前,回忆起创业初始仍记忆犹新。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北篇】找准路子 贫困村一跃变为“网红村”-LMLPHP

“桃源人家”民宿

“桃源人家”坐落于东沟村红色革命教育基地附近,古典中式的建筑别具一格。走进庭院,民宿主人用心打造的“网红”书廊、诗画角隅、民俗文化小院,将新乡土和旧乡愁结合。沿楼梯上二楼,一间间白色系的卧室文艺小资,清新的装点令人心境如水。

与众不同的特色民宿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民宿火了,在这里工作的贫困户也跟着受益。此前,吴文琴一家是东沟村的贫困户家庭,家里的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务工,自己在家照顾两个儿子。如今,吴文琴是“桃源人家”民宿的一名员工,在家门口就业,每月赚到两三千块钱,既减轻了家里负担,又让她对生活充满了新的期待。当被问及生活最大的变化时,她说:“终于敢买保险了。以前听说保险值得买,很羡慕买得起的人。现在我有存款了,一口气给两个儿子一人买了一个,一年9000多元保费,贵但是值。”谈及未来,眼睛里充满希望的吴文琴淳朴地说:“争取四五年内,能在十堰城里买个房吧。”

自2017年起,在兴办民宿的同时,为了帮助东沟村村民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王启迪还选择优先租赁东沟村贫困户的田地,按年支付土地租赁费用,帮助贫困户增收。

已脱贫的农户制作的头饰

此外,王启迪还开办了桃源货栈,利用民宿打造起来的品牌优势,帮助村合作社销售产品。“别看这头饰样式简单,都是村里已脱贫的农户手工做的。”看到记者好奇地拿起头饰,货栈店员主动介绍道,“我们这里会帮已脱贫的农户卖点货,给他们带去的营收不多,但他们还是很开心的。”

【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北篇】找准路子 贫困村一跃变为“网红村”-LMLPHP

草木染植物染坊一角

2018年,王启迪又与当地茅塔乡东沟村合作建立了扶贫车间——草木染植物染坊,引进传承传统草木染技艺,打造本土文创产品。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部分村民创业增收,人均年增收达到2000元,其中贫困户家庭5户,年均收入超过4万元。染房制作的扎染方巾手帕、蓝染围巾、植物染桌布、布包等布艺制品,不仅受到了游客和市民的欢迎,也燃起了大家对植物染的热爱和体验热情。

如今,文旅扶贫已取得明显实效的东沟村,仅2019年,全村旅游接待量4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余万元,带动周边50余户村民就业创业,90%农村劳动力吃上了“旅游饭”,摘掉了“贫困帽”。乘着“三农”政策、扶持革命老区建设、精准扶贫等国家政策的东风,找准路子的东沟村正向全面小康的目标不断迈进。

10-29 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