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姜燕)上海解放时,这个国际大都会里还有几千名外国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记录下这一特殊时刻,“第三方”的视角使上海的解放看起来更加有趣。若干年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王向韬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有了上海书局新近出版的这本《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我眼前的共产党士兵,大多只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刚刚进入发育期,这些大男孩行军看起来并不自然。他们看起来像农村来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站在马路口,谨慎地端着枪口朝下的步枪,睁大了眼睛四下张望,显然对城里的楼房感到惊讶。”
这是1949年5月26日上午10时左右,和好奇的上海市民一样,住在市区汉密尔顿大楼的菲律宾总领事埃斯波拉塔终于近距离看到了那些令他好奇了很久的解放军士兵。
图说:密勒氏评论报 上海书店出版社供图
王向韬说,2015年因为拍摄一部抗战题材纪录片到美国采访旧上海著名周刊《密勒氏评论报》主笔BJ鲍威尔(约翰·本杰明·鲍威尔)的孙子托马斯·鲍威尔。BJ鲍威尔因支持中国抗战,谴责日军暴行而被投入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大桥监狱,饱受折磨,抗战胜利后不久就去世了。托马斯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关于他爷爷的事,他能说的不多,但托马斯带来的一张老照片却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是一张苏州河畔河滨大楼的老照片。
托马斯告诉他,他的父亲比尔·鲍威尔在抗战胜利后赶到上海,继承了《密勒氏评论报》直到50年代返回美国,期间一直居住在河滨大楼。父亲直到临终前还一直讲一件事: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他亲历了苏州河战斗。因为苏州河防线的国民党军负隅顽抗,当时整栋大楼里的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被激怒了的解放军会对河对岸的高楼使用火炮,但一直到整个苏州河北岸都挂起了白旗,他们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解放军自始自终没有使用重武器,他们以极大的耐心和克制停止了对苏州河北岸的攻势,用劝降和包抄的方式完成了解放上海的最后一仗。
感动之余,这件事令他感到很有意思。谈起上海的解放,大家都很熟悉“瓷器店里打老鼠”,但可能大家不熟悉的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上海还有数千外国人,遍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1949年,他们在各个层面亲历了上海城市史上最重要的变化。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这种‘第三方视角’是个非常有趣的视角,是一个纪录片的好题材。”
囿于种种原因,要启动这部纪录片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顺利。但王向韬又不想放弃这样一个好题材,于是就动手收集材料,希望等待将来有条件的时候着手。随着材料收集越来越多,他渐渐觉得这些内容可能更适合用文字的形式来呈现,加上其本人对非虚构纪实文学一直非常感兴趣,于是就有了这本书。
图说:《新民报》(晚刊)上刊登的解放军安民布告
他使用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当时在上海发行的英文报刊如 《密勒氏评论报》《字林西报》《大美晚报》,中文报刊如《新民报》《申报》《文汇报》及5月解放后发行的《解放日报》;当时世界其他报刊如《纽约时报》《每日镜报》,新闻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电文等等;当时驻上海外国领馆外交电文、外交官回忆录、口述历史、会议记录;亲历者的回忆录、日记、未出版口述史等。也包括中外史家熊月之、张宪文、刘统、魏斐德等人的权威学术著作、相关历史研究者著作、上海档案馆编撰的史料等中英文公开发行物共一百四十余册。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评价,在华西方人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上海作为一座个性鲜明的国际大都市,它的解放是民族独立的象征,是从外向型城市转向内向型城市的重要节点,在全中国的解放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本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上海史研究专家邢建榕说,在西方人眼里,上海的解放,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他们在东方美好生活的“陷落”。怀念、不舍、嘲讽和误判,泛滥在他们的笔下,当然也不乏严谨的分析,具有穿透力的真知灼见,第一人物、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所见所思,亦真亦幻,无论如何,他们都在那里。作者从历史的黑匣子里打捞出的,是时代潮流、人性情感和人心所向的大数据。
图说:《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一书
《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简介
这是一部从西方人视角呈现上海解放的历史纪实作品,它真实记录了以英美人为主体的在沪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经过,他们当中有新闻记者、外交官、医生、商人等,如《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笔鲍威尔,曾救过周恩来的英国人沃茨,“老中国通”邓乐普医生。
作者简介
作者王向韬,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导演作品包括纪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纪录片《上海记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录片《战火围城》,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设官方纪录片《筑梦之旅》,大型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长江之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