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小学陆续已经开学,开学以后,学校课堂学习教学和线上学习如何衔接大家比较关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今天下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年龄特点,跟大学生还不太一样,他们有的自律能力比较弱,居家学习效果也很不相同的。要从五个方面来全面考虑,周密设计安排,确保平稳过渡,使学生较好地适应开学后的学习生活。

第一,要做好心理上的疏导。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让每个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开学后的学习,这一点至关重要。

第二,上好复学后的第一课。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集中开展复学第一课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怀,也就是要用好这次抗疫的大教材,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三,要精心、精准地分析学情。各地中小学要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逐一摸底、诊断,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的情况,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得怎么样。这也是我们做好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平稳过渡。要坚决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超容量的一些不切实际的做法,不要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学习压力,这个要特别小心。对前一阶段没有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要坚持实施零起点教学。对已开展新课程线上教学的,要认真进行串讲复习,在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新课程的学习。这一阶段,可能我们有些学生还在居家学习,有些学校已经开学了,对于居家学习的,还要继续做好线上教学的指导工作。

第五,要更加关注关爱特殊学生群体,切实做好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加强个别辅导,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驻京记者 潘子璇)

05-14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