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韧性城市”? 专家:地下空间是重要的前沿阵地-LMLPHP

图说:2020第二届全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海峰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讯(记者 裘颖琼)2020第二届全球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上海峰会昨日召开,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以“健康地下、安全出行”为主题,聚焦超大城市深层地下空间韧性发展思考、地面气候、地热、传输和地下空间利用应用、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监测与智能化运维等热点问题。

会上,多位专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打造超大韧性城市对城市未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事实上,上海2035年新一轮总体规划已经提出“韧性城市”的发展定位。

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的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也就是说,当灾害发生的时候,韧性城市能承受冲击,快速应对、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并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灾害风险。而地下空间由于其密闭性好、环境稳定性强等特点,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城市防灾韧性的前沿阵地。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近年来防灾技术突飞猛进,进入了系统化防治阶段。由于各类灾害对于地下空间的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建立完善的城市防灾空间体系则是重中之重。城市地下防灾减灾空间主要分类两大类:防御空间和避难救援空间。其中防御空间又分为生命线防护空间和数据灾备空间。避难救援空间又分为避难空间、疏散救援通道、排涝调蓄空间、仓储空间。

有专家就直言,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要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防灾优势,对地下空间的防灾对策保持充分重视。在这其中,完善的监控系统不可或缺,通过实时监控以确保地下空间运营、人员及设备器材安全,达到防灾和消灾的功能。

本次峰会由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主办,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与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地下基础设施分会联合承办。

11-01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