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线上聚会中国顶尖科学家经济峰会,从宏观经济理论及政策层面,探讨走出疫情危机的发展模式,展望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方向,为全球化与内外循环的顺畅运行指点迷津。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疫情是经济面临的最大危机与挑战吗?-LMLPHP

图说:10月31日,四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线上聚会中国顶尖科学家经济峰会 记者徐程/摄

四大诺奖经济学大师分别是:芝加哥大学的“戴维·洛克菲勒“经济学教授拉尔斯·彼得·汉森(Lars Peter Hansen)。他与尤金-法马(Eugene Fama)和罗伯特-席勒(Shiller)共同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表彰他们“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

纽约大学经济学系和斯特恩商学院“威廉·柏克利”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nt)。他与克里斯托弗·A·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因为“对宏观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而荣获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他专注于宏观经济学,尤其是劳动力、经济增长和经济政策。 2010年,他与彼得·A·戴蒙德(Peter A. Diamond)和戴尔·莫滕森(Dale Mortensen)一起,因为“在市场搜寻理论中具有卓越贡献”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亨利“经济学教授芬恩-基德兰德(Finn Kydland)。他与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 C. Prescott),因“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难题和商业周期的影响因素”,共同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汉森教授指出,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统计学家制作模型、采用公式来应对不确定性,从而对它(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新冠肺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什么时候可以有疫苗?经济复苏可以多快对疫苗推出做出反应?气候变化也有很多不确定性,都需要建模分析。时间线、运作机理都需要分析。汉森表示,应对新冠有得有失需要平衡,比如,封城计划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需要寻找各种各样的工具、各种各样的模型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包括:科学的不确定性、人们行为的不确定性。

萨金特教授分析,“新冠疫情如同一场战争”,他认为,从经济影响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疫情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人努力生产产品和服务,但由于疫情原因封锁产品和服务。在真实的战争中,年轻人从军,在参军的时候是不会从事生产的。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

萨金特进而指出,像战争一样,美国和其它政府发行大量政务债务给战疫进行融资。美国、欧洲国家都这样做。但是,债务越来越堆积如山。国家债务、国际债务高起不下,必须要把债务抵消、赖掉或者增加税收。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债务,再有十年、十五年拖下去一定会有经济危机。

皮萨里德斯教授一直研究就业问题,他指出,新冠疫情发生后服务业得到了长足且快速的前进,很多数字化工作的机会得以产生。新冠肺炎对就业市场会发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现在经济需要资本驱动,而非人力驱动,数字化让很多工人失去了工作。他表示,当然,自动化、数字化就业并不一定是坏事,它一直是“双刃剑”。可以补充人力的工作,有一些工作比较危险或者有负面的其他影响,而自动化会有很大的好处。现在全世界差不多有五分之一的人在家办公,而由于人们在家办公交通、餐厅、出租车等行业都会发生变化,还有很多教育问题、生活方式问题等。

基德兰德教授关注老龄化和疫情对人口结构的影响,他表示,相比老年人口,疫情将对青少年造成更长久的影响,这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关注。

与会的诺奖经济学奖大师从分配公平、缩小发展差距、公共卫生应急等,分析疫情对世界的影响仍将持续数年。彼得-汉森教授则提出了如何将不确定性放入理论模型,并用气候变化问题为例,提出以社会成本来消解其带来的外部性。萨金特教授提出疫情就如同一场长期的战争,“战”后的财政货币策设计至关重要。皮萨里德斯教授则关注了疫情后,数字时代将加速到来,就业结构也将因此发生重大改变,要提前做好应对。比如说职业教育、职工再培训等。

与会者达成一定共识:对所有国家经济而言,国家越开放,外循环越通畅,内循环和双循环越有质量、越有效率。

11-01 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