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1月1日电(记者刘桃熊、冯维健)街道两侧粗壮的国槐相互掩映,美观的民居错落有致……午后,记者循着曼妙的音乐,踏着平整的红砖路走进河北省武强县周窝村。在这里,造型各异的音乐人铁塑、个性张扬的涂鸦墙随处可见,萨克斯公社、手工吉他坊、音乐会馆等特色门店让小村中氤氲着浓郁的音乐氛围。
工人在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一家乐器企业加工乐器(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周窝村原本是华北平原上一处普通的农业村,全村900余人,村民收入不高,文化生活匮乏,唯一的优势是紧邻一家大型乐器企业。
2012年,武强县依托乐器产业优势,引进文化公司,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对周窝村的水、电、路、暖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并按照“一门一景、一户一品、体现灵性、各具特色”的原则,包装改造具有创意特色的民宿、咖啡屋、乐器体验馆等院落近百套,新建了周窝音乐体验中心、乐器博物馆等场馆及24套高端民宿,全力将周窝村打造成集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于一体的特色音乐小镇。
游客在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游玩(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10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随后,周窝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由单一从事乐器生产,转向从事音乐教育培训、音乐创作体验、音乐节目制作、音乐纪念品开发、音乐演艺活动、音乐休闲养生等多种业态。几年时间,周窝村吸引游客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过亿元,成功举办了中国吉他文化节、大学生音乐节、波兰艺术圈中国行等系列重大活动,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在打造“音乐小镇”过程中,武强县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提升村民收入水平。目前,“音乐小镇”带动乐器生产及加工配套企业近百家,文化创意企业百余家,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小镇周边西辛庄村、李封庄村等6个贫困村部分贫困户有效脱贫。
“我从2018年开始从事公益岗位工作,每月能拿到1500元钱。”因病致贫的周窝镇寨子村村民刘帮如今在音乐小镇的一家咖啡店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
为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周窝村还组建了全县第一支农民西洋乐队。
游客在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萨克斯公社观看演出(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河北省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一家吉他店的工作人员向游客介绍吉他(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在这里生活了40年的村民郭玉管见证了周窝的变化:环境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里喝酒划拳、打牌的人少了,空闲时,大家聚在街头巷尾“玩”起了乐器。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玩乐器,都能来一首。”和郭玉管一样,不少周窝村村民的音乐梦想被激发出来。如今,村里也有了音乐学校,孩子们从小就能接受正规音乐教育了。
周窝村是一处被音乐唤醒、被文化点亮的村庄,在这里,村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协调发展、共同提升。漫步在小镇纵横的街巷,记者仿佛听见一首乡村振兴协奏曲正奏响在周窝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