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夕阳下漫步于辰山植物园。在竹林深处的小路边,蓦然间有几朵金黄色的小花映入眼帘,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夺目。碧绿色的叶子衬托着花骨朵儿,有些茎秆上顶着朦朦胧胧的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如絮如纱。啊,那是蒲公英吧。记得左河水在思佳客里写过:“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看来蒲公英在春光下已耐不住寂寞了。
蒲公英是一种遍地生长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野花。小小生命在田埂旁,石缝中,在生满幽绿苔藓的墙基上,在铺有古朴青瓦的屋檐下随处可见。看似这“无缘名分”的花,但我对它情有独钟,每次看到蒲公英,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画面,那是我儿时在《收获》杂志中曾看到过的,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女孩跪在草地上,撅着小嘴吹着蒲公英。那毛茸茸种子散开、飘荡,就像打开了的小降落伞一样,随风飞舞,然后越飘越远……不知为什么,这个画面几十年来一直在我的脑海里。
有一次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我看到了蒲公英。我惊讶在离上海这么远的地方还见到它。我忍不住在遍地的蒲公英中摘了一朵,脑海里又浮现出那女孩的画面。我悄悄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毕竟我已经不是小女孩了,但我还是腼腆地想吹它。后来在德国的慕尼黑,我又一次看到了蒲公英,它与我在国内看到的是相同的模样。原来,在大洋彼岸也有蒲公英的身影。
在《本草纲目》里是这样记载蒲公英的:“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主治:妇人乳痈肿,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但对阴虚体寒之人忌用。” 而一些能识别蒲公英的人们也会在春天的田埂或路旁,挑一小篮子的蒲公英回家做成凉拌菜,炒菜和汤类,还有的人做一些有蒲公英加肉馅的锅贴和煎饺等。用自己采摘的野菜做成的菜肴往往滋味特别鲜美,因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
蒲公英刚长出来的时候茎很短,几乎是贴着地面展开叶子的,绿色的边缘起伏的叶子分散在两侧。不久,茎秆就会渐渐长高,花苞在茎的顶端会开出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金灿灿的。傍晚的时候,花瓣会闭合起来。几天后蒲公英的花朵慢慢凋谢了,在花蒂处结出白色的绒球。蒲公英不像名贵花卉那么高贵,它只有一身的纯朴,蒲公英也没有扑鼻的香味,但有着大自然特有的气息。
每株蒲公英都希望有属于自己的风。风能够带着它翱翔于天际,而它像一个舞者那样,随风飞向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随遇而安。当一缕清风轻轻地托起它时,蒲公英便知道它就要离开母亲的怀抱了。它也许是伤感的,但更多的是迷恋,是渴望,是去追逐自己的梦想。母亲或许也是伤感的,但它不会为后代设计要走的路,而只给它们翅膀,任它们自由地飞翔,散落到各个角落繁衍生长。
我想,最终被风吹散了的蒲公英是快乐的。 一阵风,一颗种子,一片蒲公英的辉煌。蒲公英,你的回忆里有风,而我的回忆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