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3日,在陆家嘴一幢破旧的两层小楼,小楼的下层是仓库,阴暗、潮湿、散发着阵阵霉味。一个工作人员为了“遮丑”,拉过一块门板,把小楼下层的过道挡住。在小楼前面,两块白色的长方形木牌被郑重挂起,上面写着:上海市浦东开发办公室、上海市浦东开发规划研究设计院。
30年前的这一幕仿佛还在昨天,如今的浦东已是高楼林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就。昨天,记者跟随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大型集中采访团来到浦东开发陈列馆,只见这里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11月的预约参观时间已经全部排满。
图说:浦东开发陈列馆。宋宁华 摄
3天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30年前,在一片近乎荒芜的土地上,一个近乎简陋的挂牌仪式后,一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事件发轫于此。这样重大历史事件准备了多长时间?记者在陈列馆里找到了答案。
1990年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市委决定在浦东地区尽快建立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相关领导接到任务后,赶紧在陆家嘴地区选址,偶然发现当时的浦东大道143号(原上海总工会所属的东昌区工人俱乐部,后来改称黄浦区浦东文化馆)有一座两层小楼,里面原来是文化馆的仓库等,杂乱不堪。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加班加点打扫3天,终于清空了2号楼,腾出近1200平方米、18间朴素而整洁的办公室。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说,文化馆“立了浦东开发第一功”。
9人
只见办公室一角,摆放了两张办公桌,“大家猜猜最多能坐几个人?”解说员问。记者注意到,在一张办公桌的抽屉上贴了好几个人的名字,其中不少都是大家熟悉的“老开发”的名字。解说员介绍,“当年‘老开发’的办公条件比展示的还要艰苦。那时候,这幢小楼里有100多人办公,两三个人共用一张办公桌,最多的时候9个人共用两张桌子,大家轮流办公,每个人只能分到一个抽屉。”
图说:“老坦克”凤凰牌自行车。
4.8厘米
在陈列馆中,再现了不少当年物品的原件或复制品,让人仿佛穿越回浦东开发开放之初。例如,一辆“老坦克”凤凰牌自行车,是办公人员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当时非常紧俏,通常需要早早预约。而轮渡月票也成了“标配”,他们往往披星戴月,穿梭于浦江两岸,轮渡便是唯一越江的方式。
在展品中,还有一些罕为人知的“小物件”。比如在浦东新区成立之前,要刻“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作委员会”和“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的公章,但刻多大的公章呢?当时上海各区、局的公章是4.5厘米,市政府的公章是5厘米。浦东新区专门向市政府打报告,经市领导同意,浦东新区公章直径确定为4.8厘米。特殊的“小公章”,也体现出人们对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视和期盼。
图说:当年的浦东公章。
141号
1990年4月29日上午,经过紧急整理和简单粉刷,当浦东开发办几位同志来到小楼时,展现在眼前的已是一幢简朴大方的小楼,具备了基本的办公条件。如何为新址选择一个铿锵有力的门牌号码?当时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许多人提议用“8”“6”“9”等中国人觉得吉利的数字,但现场一位同志经过认真思索后说:“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个脚印,要实事求是,何不就用‘一是一’的谐音,定为浦东大道141号?”对于这一提议,大家一致赞同。
于是,当年4月30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浦东开发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公开使用了“浦东大道141号”的地址。
如今,“141”已成为浦东开发开放精神的符号,激励着浦东人只争朝夕、披荆斩棘,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浦东开发开放征程,打出了一张当之无愧的“中国王牌”。
首席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