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著名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邹韬奋(1895年11月5日-1944年7月24日)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韬奋出版奖、长江韬奋新闻奖至今仍是我国出版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亦说明今天人们研究韬奋、学习韬奋精神的意义所在。今年是伟大的爱国者、卓越的文化战士、杰出的出版家和新闻记者邹韬奋先生诞辰125周年。昨天 ,“韬奋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第六届韬奋学术研讨会”召开,韬奋研究院同期在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揭牌。
图说:揭牌现场 官方图
邹韬奋,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上海是邹韬奋学习、生活、战斗和长眠的地方。作为政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出版著译近40种,激励一批批青年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作为出版家,他主编《生活》周刊、《抗战》三日刊等刊物,宣传抗日救亡,其中《全民抗战》一刊曾达到30万份销量;他还创办了生活书店,冒着看不见的硝烟出版进步书刊,在民族危亡时刻启蒙了一代中国人……韬奋先生深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鲜明的人民立场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近年来,上海韬奋纪念馆推动韬奋研究工作深入开展,在2018年开馆60周年之际启动了馆藏文献影印计划,已推出《生活书店会议记录》系列三册,完整披露馆藏珍贵档案,为韬奋研究提供了原始鲜活史料。自2015年以来,纪念馆每年召开韬奋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为更好挖掘阐释韬奋对新闻出版及红色文化的贡献,传承进步出版传统和精神,今年研讨会以“韬奋精神与红色文化基因”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嘉宾现场交流。
图说:研讨现场 官方图
研讨会论文分为韬奋精神与红色文化、韬奋与抗战、韬奋的交游与通讯、文本研究及其他四大类。其中,上海交通大学陈挥教授的《邹韬奋:从大众文化、抗战文化到革命文化的引领者》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福进教授的《韬奋精神: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对韬奋的精神内核、对时代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周武的《生活书店的崛起与被难》是为《生活书店会议记录1939-1940》撰写的后记,结合会议记录详述生活书店的发展历程;西安交通大学杨琳教授的《邹韬奋抗战期间的差异化媒介动员研究》探讨以邹韬奋为代表的进步报人在抗战期间的媒介动员活动;兰州大学李晓灵教授的《从“适之先生”到“胡博士”:邹韬奋的胡适传播观演变之研究》论述了韬奋的胡适传播观演变;丁景唐之女丁言昭的《重读父亲关于邹韬奋的文章》记叙了鲁迅致韬奋信件的发掘过程,以及韬奋在出版《革命文豪高尔基》时得到的鲁迅支持。
随着韬奋研究院的成立,相关史料不断发掘披露,有更多学者加入韬奋研究领域,催生更多学术成果。据悉,活动由上海韬奋纪念馆、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