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收藏有36万件陶瓷类文物——如果每天欣赏一件,大概要986年才能全部看完一遍。面对海量的展品,故宫博物馆专设了“陶瓷馆”。据了解,此前位于文华殿的陶瓷馆已于2017年12月18日起闭馆,今年,陶瓷馆新馆将于武英殿正式落成并开展。这个大展里有哪些珍贵的陶瓷文物?为了让观众们解解渴,故宫博物院专门准备了一份浓缩两千年陶瓷发展史的“宝藏手册”,提前剧透从古至今人们“心水”的各种陶瓷。
图说:陶瓷馆“宝藏手册” 官方图
古人也喜欢“瘦高”型身材和“萌萌哒”小动物?
据了解,我们的祖先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了。虽然世界上的很多文明古国都掌握制陶技术,但只有中国最早发明了瓷器,实现了从陶到瓷的过渡。借助现代物理、化学检测,专家们将瓷器发明的时间定在东汉。当时的瓷器主要是青釉瓷,简称“青瓷”。
瓷器自从东汉时期在南方出现,就因耐高温、易清洗和超高的颜值而广受欢迎。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烧造获得很大发展。造型方面,瓷器形状逐渐从“矮胖”向“瘦高”发展。在三国、两晋时期的青瓷中,尤其流行动物造型,也是一种别致的潮流。
图说:东汉绿釉陶狗 官方图
在三国、两晋时期的江南地区曾流行一种青釉谷仓罐,这种谷仓罐是由汉代的五联罐演变而来,罐上堆塑各种人物、飞禽走兽等,非常精致好看。此次要展示的就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釉堆塑谷仓罐,上部堆塑崇楼、亭阙、人物、老鼠、鸟、鹿、猪、龟、鱼等,腹部刻划狗、鱼、龙纹等。龟驮碑上刻划了几行字:“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寓意永安三年这一年万事和乐。
“永安”是三国时东吴景帝孙休的年号,“永安三年”即公元260年。这件谷仓罐以百鸟争食、欢庆丰收、牲畜满栏等立体雕饰,展现出一千七百多年前江南吴国庄园五谷丰登的场面,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喜欢瓷器的人们常常会在很多器物上看到莲瓣、忍冬等图案,这些图案的风行始于南北朝时代,和宗教大有渊源。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至南北朝时期达到兴盛。莲瓣纹、忍冬纹等与佛教有关的纹饰开始频繁出现在瓷器上。
图说: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 官方图
即将出现在大展上的青釉莲花尊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南北朝时期,青釉莲花尊在南北方都有烧造。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群曾一次出土4件,其中的两件现就收藏在故宫博物院。它们的装饰除了莲瓣纹外,还有佛教艺术常见的飞天、宝相花、菩提叶等。
丁道刚何许人也?陶瓷上也流行“打广告”?
隋代白瓷产量不大,但从目前出土的隋代白瓷来看,均造型优美、釉面光洁,反映出当时白瓷烧造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本次陶瓷馆展陈中,就有来自隋代的白釉碗、白釉罐等。
唐至五代时期,中国陶瓷生产迎来一个辉煌时期。现如今,考古发现的唐至五代时期的陶瓷窑址数以百计。既然窑场众多,竞争就不可避免。一些瓷窑的产品上开始出现“广告”用语,比如“丁道刚作瓶大好”“郑家小口天下第一”等,故宫将要展出的白釉刻划花口执壶就有铭文曰“丁道刚作瓶大好”。在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越窑、邢窑、长沙窑、鲁山窑、耀州窑、巩县窑、邛崃窑等一批著名瓷窑。
图说:丁道刚在陶瓷上“打广告” 官方图
陶瓷竟是天生的音乐家?
据说,唐、五代瓷器不仅品种增多,而且更讲究造型优美、做工精细。瓷器造型通常模仿当时流行的金银器,显得轻巧雅致。与以前瓷器相比,唐、五代瓷器的胎质更加坚实致密,叩击时能发出“金石之声”。唐代宫廷乐师甚至曾用越窑青瓷碗和邢窑白瓷碗充当乐器,奏出美妙的音乐。
唐代瓷器除了青、白两种釉色外,鲁山窑的花瓷和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也非常有名。唐代花釉瓷简称“花瓷”,其中的花瓷腰鼓在当时曾被用作宫廷乐器,唐玄宗也是这种乐器的“忠实粉丝”。院藏的一件唐代鲁山窑花瓷腰鼓将会在这次的展览中与大家见面。
“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这款陶瓷很励志!
唐代长沙窑以烧造釉下彩绘瓷而独树一帜,彩色主要有褐、绿两种,描绘的人物、花鸟、飞禽、走兽等非常生动传神。长沙窑瓷器上还盛行题写文字,其中以五言诗最为多见,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这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描写的就是春天的美好景色。另一首“天地平如水,王道自然开。家中无学子,官从何处来”,就是号召大家要让孩子上学。
图说:唐三彩 官方图
虽然唐代的各类瓷器百花齐放,但还有一种备受人瞩目的施釉陶器——三彩陶釉,俗称“唐三彩”。
唐三彩并非瓷器,是一种随葬用陶器。这类陶器创始于唐高宗时期(650~683年),盛唐时期(713~755年)生产达到极盛。唐三彩的盛行与唐代流行厚葬风俗有密切关系。按照唐代文献记载,官员死后需按官位等级去领取随葬冥器,如三品以上九十件、五品以上六十件、九品以上四十件等。唐三彩的造型丰满雄浑,黄、白、绿、蓝、黑等色釉浸润交融,形成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最能体现大唐盛世雍容大度的气魄。在这次展览中,包括著名的“三彩马”在内,一系列唐三彩也将精彩亮相。(驻京记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