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现在走得动,再去红河看看,再去看看那些孩子,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带着这样朴素的情感,上月底,年近八旬的书法家刘小晴再次奔赴云南省红河州,又一次踏上了总行程一万二千里的扶贫之路。帮助远方山区的孩子,参与到脱贫攻坚的国家事业中,一直是刘小晴内心的期望。
图说:刘小晴再赴红河看望孩子们
再赴红河,见到他资助的学生,刘小晴道出了自己晚岁的两大心愿:“一是培养书法人才,二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学生。”这两大心愿,刘小晴老师实际上多年都在践行。
扶贫多年饯行
2018年底,刘小晴书法工作室(刘小晴艺术基金)在徐汇区秋海堂文化艺术中心揭牌成立,在其高足、亦是工作室负责人徐宏斌的牵线协助下,刘小晴艺术基金首期捐赠徐汇区对口帮扶的云南省红河州四个贫困县100万元,用于帮困助学,支持书画教育事业。2019年4月,刘小晴在故交戴小京的陪同下奔赴云南红河,现场捐赠(共资助24名大学生、60名中学生),开展书法讲座,还为红河当地的风景名胜、名人故居、城市精神、帮扶产品的广告语等书写了大量内容。2019年6月,秋海堂发起了援建元阳县中巧小学操场的扶贫项目,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书法展作品和刘小晴、徐宏斌师徒作品共同在线义卖28988元,刘小晴和戴小京又各自拿出5万元捐赠。这次捐助行动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曾专版报道。2019年9月、10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刘小晴书法作品社区巡展在徐汇区举行。当工作室得知红河州石屏县教育扶贫专项资金存在缺口的消息时,刘小晴老师当即决定:义卖作品支持石屏。最终,在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这一天,刘小晴将秋海堂为其义卖作品的40万元捐赠给了石屏县教育局,资助了100名学生。
图说:刘小晴查看孩子们的住宿环境
2020年10月底再赴红河,刘小晴先后来到红河州府、亦即西南联大旧址所在地蒙自市,哈尼梯田所在的元阳县,以及文献名邦石屏县。在前往元阳县深度贫困的中巧小学时还遇到了山路塌方,车辆无法通行。刘小晴二话没说,下车徒步前行。在红河的一周,刘小晴除了再次捐款帮困助学,还继续为当地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一年来,他书写的不少书法作品,已经成为红河州当地的文化标识,成为上海云南两地文化帮扶的重要成果。
此番的捐赠仪式在蒙自市的红河州文化馆内举行,红河州副州长何民说,他正在阅读刘小晴的理论著作:“我们不仅仅感动于刘小晴老师的善心善举,同时也深受教育。刘老师早就放下了名利,他追求的是真善美。我们受捐助的孩子以后也肯定会越来越明白,刘老师给予大家的还有思想和精神上的教诲。”
图说:刘小晴为学校留下书法作品
带上更多力量
这两年,刘小晴的扶贫善举让更多人知道了云南红河,了解了扶贫工作。刘小晴以近八旬高龄,两度前往西南边陲,在云沪两地引起了广泛反响。他的扶贫善举成为上海和云南两地的对口帮扶、文化结对交流的重要文化力量。今年,徐汇区将刘小晴书法工作室的扶贫事迹推荐申报全国脱贫攻坚奖。但是,刘小晴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不要宣传,二是要把捐助款落实到位,三是做实事、不重形式。他坚持最朴素的想法:“我贫穷过,我知道贫穷的痛苦。我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写字的今天有这么好的条件。能帮助穷困的孩子,帮他们完成学业,这是我想做的事……”
在接受了刘小晴的捐赠后,红河州相关单位正在筹划以刘小晴艺术基金的名义,举行红河州青少年书法展。刘小晴将参与作品评审,并发掘边远山区的青少年书法人才。海派书法大家的艺术影响力,以及培养书法人才的心愿,将在这一相隔千里的书法展中体现。
这次云南红河之行,刘小晴书法工作室还带上了更多的力量:徐汇区高安路第一小学、上海中国中学,以及秋海堂青艺社或是捐款或是捐文体用品,为山区里的孩子送去了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