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诊疗决策”:每一名肝癌病人治疗方案都不同-LMLPHP

图说:沈锋教授手术中 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11月3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也是上海医药领域唯一获奖者。何梁何利基金奖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

作为一名人民军医,沈锋教授在吴孟超院士的悉心指导下,长期致力于将肝癌的治疗选择和决策推向精细化和个体化。他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辨析影响疗效的关键临床问题,通过临床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探索出了用临床病理数据构建个体化的预后预测技术,从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精细化肝癌治疗决策方法,推动了肝癌治疗的进步。

解开疾病“密码”,为每名病人寻找更有效治疗方案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国家,全世界超过一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近些年来,虽然外科技术发展很快,但疗效的提升却没有预期那么明显,似乎遇到了瓶颈性的难题。沈锋把眼光投向了“治疗决策”。

肿瘤是依照“分期治疗”的原则来选择治疗方法的,尽管肝癌的分期系统比较多,包括国际经典的TNM分期,但这些分期都只能预测到某种治疗可能对某一大类病人比较好,而实际上同一大类病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疗效的差异也很大。沈锋最先从建立“个体化分期”入手,瞄准的是肝内胆管癌。这种病是肝癌的一个亚型,恶性程度远高于一般肝癌,病人的生存时间通常很短,只有手术切除可使部分“合适”的病人延长生命,但哪些是“合适”的病人?沈锋团队在对449例手术病人长达10年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对每一例病人的数据进行了核查,对影响预后的每一个因素进行了甄别,建立了国际上首个该病的个体化预后评分,并将其做成列线图(接近于计算尺的数学模型),对每个新病人,只要将7个参数输入,就能很方便地计算出其术后生存的概率,帮助医生判断这个病人是否“适合”手术。这个列线图被国际上称为“中国列线图”。

与此同时,西方学术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个体化分期的探索,也同样瞄准了列线图。首个肝内胆管癌TNM奠基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awlik教授带领团队推出了第二个列线图,但比沈锋团队列线图的推出晚了一年。由于存在学术观点的分歧,两个列线图有较大差异。

密切关注学术动向的美国肝胆胰协会主席Jarnagin教授在著名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验证了这两个列线图和其他所有分期。他发表的结果,高度评价沈锋团队的列线图准确性“最好”、“同样很好地适用于西方病人”。欧洲和日本学者也做出相似评价。Pawlik教授随后牵头国际12个中心再次对各种分期进行了验证,在报道中坦承沈锋的“中国列线图”是“唯一”能够准确预测各类病人预后的分期标准,可以指导个体化治疗。

肝癌术后超过70%的病人可能在5年内复发,复发防治是肝癌治疗领域的长期、重大疑难问题。在防方面,他们建立了国际上首个微血管侵犯的个体化预测模型,提出“预测微血管侵犯风险程度选择外科治疗方法”的个体化抗复发策略。外科领域最权威刊物《JAMA外科学》连续发表三项他们在此方面的研究,评价其使肝癌的“术前评估迈出新的一步”,欧洲学者认为这种预测方法可以解决多种重要的肝癌治疗决策问题。

医患协同作战,医学最终目的是病人获益

在诊室,沈锋是一位话语温和,有时候还稍显“啰嗦”的医生——他总是一遍一遍地重复需要病人注意的要点,希望病人能真正听明白。面对“我还能活多久”这样迫切的问题,他虽然不会正面回答,却常常结合大数据与研究结果给患者以安慰。他不仅仔细地判断病情,给出个体化的治疗建议,也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期望。

一位外地的年轻女教师在当地医院检查出肝部有巨大肿瘤,当地医生认为她病情十分严重,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病人家属辗转找到了沈锋。他一面询问病人的情况,一面仔细查看了病人的CT片,他认为,那位医生说的不无道理,但病人自身身体条件还比较好,家属也有积极治疗的意愿。他决定用团队正在研究的“肝动脉栓塞化疗加门静脉栓塞技术”先使肿瘤缩小,正常肝脏的体积增大,一个半月后沈锋亲自主刀,当家属看到那豆瓣形的器械盘中成功切除的肿瘤时,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沈锋的精心治疗下,患者获得了长期存活。

保持开放思维,肝癌诊疗始终在路上

多年的刻苦钻研与认真实践,为沈锋和他的团队带来了很多荣誉。他们在肝癌治疗决策方面的系统和创新性工作,获得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科技奖励;他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肝癌的个体化治疗”;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近250篇。在沈锋的带领下,团队在患者治疗、随访、临床研究分析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而艰辛的工作。

近年来,肿瘤的诊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得益于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治疗方法例如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也使得肝癌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沈锋说,“正因为如此,预测和决策更显得重要,下一个目标是希望能将临床病理和分子分型结合起来,选对了病人既提高疗效,又减少痛苦和负担。”

11-04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