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话小康·家庭生活篇 | 炊具的变迁-LMLPHP

记得小时候,妈妈陪我玩耍的时间很少,她总有做不完的家务,烧饭、拖地、洗衣服、买菜……那么多家务中,做饭前的准备工作——烧煤炉让我最记忆犹新。每次妈妈准备烧炉子前,都会关照我说:“你离得远一些,小心烟呛到你。”但是,好奇的我,每次都喜欢站在妈妈的身后近距离地看着她做的每一个步骤:只见妈妈从厨房间里拎出一个矮胖的小铁炉,小铁炉是空的,下面还有一扇可以开的小门;打火机、火钳、几张油报纸、小木块和黑黑的煤饼都放在炉子旁随时待命;打开炉子底下的小门,先铺上一些报纸,然后将点燃的报纸扔进去,等报纸充分燃烧时,再放入小木块;慢慢地炉子里会蹿出小火苗,滚滚浓烟会冉冉升起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这时,眯缝着眼睛的妈妈会迅速地拿铁钳夹住煤饼放入小铁炉的肚子里。蜂窝状的煤饼可没想象中的结实,用力过猛就会让它粉身碎骨。每到这里,我都要屏住呼吸替妈妈捏把汗。放上煤饼没多久火会越烧越旺,做饭前的准备工作就完成啦!每次看完整个过程,我都会感叹:“吃顿饭真不容易啊!”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繁琐、费时且不环保的做饭方式。

记得初一那年,我家搬进了新公房。灶头上多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具,旁边接着一个胖胖的瓶子。妈妈说那是煤气罐。有了它们,妈妈做饭前的准备步骤少了许多,拧开煤气罐阀门,打开煤气灶的开关,红彤彤的火苗就蹿上来了。不过,任何新鲜事物的产生都有其两面性。每当煤气罐用完,就是考验爸爸体力的时候。扛着重重的煤气罐爬5楼可不是件轻松事。煤气罐的阀门和皮管都需要定期检查,否则一旦煤气泄漏会引起爆炸还是挺危险的。相比烧煤炉的年代,做饭这事儿高效了许多。

公房没住几年,胖胖的煤气罐消失了,一根根煤气管道铺设完成,煤气直接入户。从此,爸爸再也不需要为扛煤气罐发愁了……

做饭方式的改变,让老百姓生活得更轻松更便捷,人们的生活一步步地变得更加美好。

11-06 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