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天已凉却未寒 冬季还要假以时日-LMLPHP

今天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意为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对长江流域来说,“立冬”和入冬关联并不大,也就说,此时秋天刚入佳境,冬天还要假以时日。

上海的冬天通常要等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从常年平均来看,上海的入冬日为12月3日。不过,1981年到2017年间,上海倒也不是没有过在“立冬”节气就入冬的记录,尤其是,1981年那年,11月7日刚进入“立冬”节气,上海的冬天就来了。而在这过去的近40年里,最有“拖延症”的入冬出现在1991年,那年12月25日才入冬。

古人认为,立冬的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前两候都直观地表现了立冬前后天气的变化情况——水面开始结冰,土地也开始上冻,第三候则表示了立冬之后动物的迁徙和生长,包括立冬后天上的大鸟变得少见,海中蛤蜊变得壮硕了,颇有一些“春江水暖鸭先知”、“秋风起蟹腿肥”的相似意味。人们试着总结自然,自然是敬畏自然。在古代社会,立冬更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被当做重要的节日,并举行祭祀活动。追溯到先秦时代,皇帝还会有迎冬之礼,借着立冬,赈济孤寡,作为官方赈济制度的部分功能。如今,江南一带的立冬吃食中还能一瞥习俗的存留,比如,在与上海临近的绍兴,进入立冬节气的当天通常都是重要的酿酒好日子,酒坊会向酒神祭祀,祈祷福祉。

11-07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