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廖斐的参展作品 官方图
玻璃,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模样,还能有哪些不一样的形态和特质?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五周年特别大展“重置”今日开幕,并将作为常设展持续一整年。据悉,上海玻璃博物馆的“退火”项目始于2015年,过去五年间,博物馆与一些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合作,将玻璃作为创作材料,创作特定场域的大型装置作品,并定期举办展览。与玻璃的相遇,也为艺术家们打开了一条创新通道。
张鼎、廖斐、杨心广、毕蓉蓉、林天苗、刘建华、孙逊、朴庆根等八位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不断挑战玻璃材料的边界,撬动其本身蕴含的能量,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作品,而这项持续五年的实验,令上海玻璃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实践基地,用“玻璃”链接了世界。
艺术家刘建华在利用玻璃创作的时候,坚持追问个体与日常的联系,重置并打破既定概念,其矗立在广场上的作品《碑》高3.4米,乍看之下,决不会有人把它的材质当作是玻璃,厚重的红色调,更接近于鸡血石。刘建华透露,以往视觉经验上的玻璃,是一种晶莹剔透,易碎的材料,而这件作品由6厘米厚的玻璃板中空构成,屏蔽了材质本身给人的感受,“没有透明度,就没有了易碎的感觉,抽离了玻璃习惯的视觉记忆。”《碑》的创作耗费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对艺术家而言,这样利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自由表达的机会,十分难得。
图说:展厅一角 官方图
在“退火“项目中,上海玻璃博物馆鼓励每位艺术家与陌生的材料,进行深入交流和接触,并以“陪伴”的态度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艺术家们经历了对材料的陌生和误解,最终突破自我,挑战极限,创作出令观者和业界都惊喜的作品。此外,该项目下诞生的作品,已进入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收藏体系,对特色藏品体系的构建和未来展览的策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一次“退火”项目的呈现,都凝结着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独特观念。从张鼎对于物质特性惯常认知的打破、杨心广对于玻璃与“断肠”意象的契合、廖斐对于“平坦”意义的思辨、毕蓉蓉对于线条、块面、色彩、结构的再次构建,林天苗对于个体与社会的思考,孙逊以玻璃机械装置结合绘画,呈现非线性的“空间叙事”,以及朴庆根对于“观看”这一动力相关且更为复杂的欲望的探索......玻璃的无限可能性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曾经习惯了使用其他材质的艺术家,在用玻璃创作时都会与之博弈抗衡,而在此过程中,各自的边界被打破重塑,进而迸发出具有全新生命力的作品。
上海玻璃博物馆创始人、馆长兼执行总裁张琳告诉记者:“其实,博物馆在艺术家和制作玻璃的工匠之间充当了一个翻译的角色,把艺术家的语言翻译给工匠,再把工匠的语言翻译给艺术家,共同创作出符合彼此期许的作品。玻璃看起来比较日常与理性,希望这个项目打破固有的观念,让大家感觉玻璃的背后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