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诺华集团签约 记者 孙中钦/摄
暮秋的上海,天气转凉,却挡不住火热的盛会接踵而至,访客纷至沓来——黄浦江畔,包括6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3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20多位中国两院院士线下、线上“云集”,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就国际科学合作、人类共同命运展开智力激荡;在“四叶草”国家会展中心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展商们,八仙过海各显高招,共同演绎匠心、技艺与不断突破的创新成果。
在本届进博会上,诺华集团(中国)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WLA)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背靠背”举办的大国盛会,化出了奇妙的时空涟漪。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相互促进,正在这片热土上演绎更多“越办越好”的故事。而上海,也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国际化的视野,搭建共享平台,创造共赢局面。
图说:两场盛会展现开放的上海 记者 孙中钦 徐程/摄
科学家企业家都竖大拇指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2020年很艰苦。国际会议几乎全部变为线上。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能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离不开中国抗疫的成功和上海的努力。”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罗杰·科恩伯格,在论坛期间多次诚恳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这是疫情当下,全球处于出行限制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组织的盛会,却通过突破常规的“云聚”,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2010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纳波莱奥内·费拉拉激动地说,他很期待与论坛在未来有更多的互动。“我的打分是A+。”
值得庆幸的是,经济全球化与科技全球化正相互促进,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此次诺华与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签约,就将通过在诺华上海园区向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提供办公和实验室设施,助力实现多学科合作、创建丰富多元的人才库、搭建友好型生态系统。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选择将“黑科技”带来上海,通过进博会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最环保商用车来了,这是丰田为响应“蓝天保卫战”开发的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辆,可实现平滑、安静的行驶,行驶过程中二氧化碳零排放;最“干”造纸机来了,爱普生采用全球首创的干纤维技术,无需用水即可将废纸再生为环保新纸,大幅节约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同时确保涉密信息彻底销毁;最强“读心术”机器人也来了,欧姆龙乒乓球教练机器人搭载了“传感与控制+Think”核心技术,“人机融合”不仅可以“读心”,更实现了与工业机器人伙伴组合双打……
“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本届进博会如期举办,彰显出中国经济强劲的韧性与实力。”进博会的“一年级生”,艾伯维中国总经理欧思朗告诉记者,“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性大平台,我们希望能推动更多创新药以亚太首秀甚至全球首秀的方式登陆中国市场。”
图说:无论是进博会还是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都传递出合作面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声音 记者 孙中钦 徐程/摄
“回头客”见证开放决心
2020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都来到了第三个年头。彼此的“朋友圈”都越来越大,“回头客”越来越留得住。今年进博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回头率超过70%。“第一届不了解是什么,第二届抢着要来,今年就要把最好、最前沿的东西带到上海。因为我们来了有收获,所以来了还想来!”一席话,道出了不少企业家和科学家的心声。
为世界带来安全、精彩、富有成效的盛会,上海采取了有力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透过这些努力,你能读懂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能看到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的中国担当——本届进博会,“三朝元老”蔡司集团带来了能够灭活病毒的防卫镜片。“进博会这一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的全球贸易盛会,有助于各国企业深化交流合作、共享中国机遇。”蔡司光学中国区总裁彭伟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进博会的成功召开吸引了全球更多关注,我们十分期待通过进博会提供的平台加深消费者对蔡司的了解。”
“特殊时期举办的进博会,给面临挑战的世界经济带来希望。通过加强开放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复苏发展,这在当前环境下尤为可贵。”连续三年亮相进博会,医科达中国区总裁龚安明表示,公司进一步坚定了植根中国发展的信心。
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会议上,诺华全球首席执行官万思瀚表示,企业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政府不断改善行业生态系统以鼓励医药和医疗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对于诺华而言,中国已经是我们全球第三大市场,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能成为我们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即使参会要接受14天的隔离观察,两次核酸检测,也值了!”这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的坚定表态。科技大咖们愿意用行动为这座城市投上一票,得益于上海在机制上的创新——经过多年筹备,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在今年的论坛上云启幕,科学家“天团”自此有了大本营。大本营所在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今年8月度过了转变身份后的一周岁生日,尽管“年轻”,却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崭新名片。东海之滨也正张开双臂欢迎全球科学家和企业家来临港交汇交融。
中国开放脚步那么快,大家都应该来看看。令人欣喜的是,金秋时节的两场“东方之约”,已经收获了未来的承诺。默沙东中国总裁罗万里告诉记者,默沙东已经签约,未来三年都将与进博会在秋天“约会”。他说:“我们不能错过这么好的展示舞台。”ABB中国董事长顾纯元则表示,进博会是扩大国际合作、促进科技创新的平台。ABB继续看好进博会这一宝贵平台,因此提前签约,锁定了明年第四届进博会的宝贵机会。
另一边,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组委会的邮箱,这几天有点“忙”。“最强大脑”们纷纷来信,表达了对明年论坛的期待。2020年基础物理科学突破奖得主、拍摄黑洞照片“第一人”谢普德·多尔曼甚至开始“主动策划”起第四届论坛的议题,他已经写好了分享的框架,主题词包括了共享科学的视野、营造紧张的氛围、证实、参与感和跨国合作。不仅是多尔曼,很多参会科学家也开始为下一届论坛出谋划策——1995年图灵奖得主曼纽尔·布鲁姆写道:“我学习了很多,希望明年能够有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出现在演讲的舞台。”
图说:张文宏评价:“此时此地这个点就是希望” 记者 孙中钦/摄
直面人类共同命运
上海,正成为更多先进技术造福人类的“新秀场”。无论是科学家“天团”汇聚的顶尖论坛,还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都有着共同的关键词:开放与共享——关注人类共同命运,改善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要开放而非封闭,要共赢而非独享,已是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以来的普遍共识和通行法则。浦江畔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是一场对抗病毒的“接力赛”,一位位病毒学“最强大脑”带来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饶子和告诉大家,尽管关于冠状病毒的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他很自豪自己的团队能够从原子层面提供帮助;2015年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琳妮·马奎特坦言,人类需要为下次的流行病做好充足准备,这也是未来的热门研究领域。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有一个平台来持续有力地聚集客观理性声音非常有必要。这能够为人类指明科学应对疫情的道路,帮助世界早日走出疫情的阴影。
钟南山口中的这个“平台”,由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接力棒”递给了进博会。今年,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在原有基础上特设“展中展”:公共卫生防疫专区。全球知名企业抗疫成果闪耀进博舞台,深度诠释了疫情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评价,“此时此地这个点就是希望”——
你瞧,复星医药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mRNA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已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你瞧,赛诺菲带来了全球首发的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利用低温存储、全程可追溯、自动消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普通市民也可自助完成疫苗接种;你瞧,进博会“首秀”的雅培则带来了中国首发、便于携带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的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该试剂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无需额外设备,最快可在15分钟内提供检测结果……
在展台打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字样的武田制药,摒弃了单独研发的做法,携手其他全球领先的血浆企业,组建了覆盖血浆采集、研发、生产等多领域的CoVlg-19血浆联盟。联盟企业合作研发用于新冠患者治疗的潜在血浆源性疗法——抗病毒多克隆超免疫球蛋白,已开始首批生产并用于临床试验。 而在诺华看来 ,今年的新冠疫情,对人们的生活、医疗系统、经济等各个方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携手合作在这个时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诺华与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 携手共进,培养新药研发领域的新一代科学家,这正是我们实现科技与医疗健康合作的一大体现。 ”诺华集团(中国)副总裁陈小晶表示 。
“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办法。”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文卡·拉马克里希南曾说,“无论是科学家群体还是非科学家群体,都需要消除合作障碍,共同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