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治疗 不容小觑的痛风正在“吞噬”你的生活-LMLPHP

图说:患者手已经被痛风石“攻占”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关节炎类型,发病关节常见于足部的关节,手关节、膝盖、肘部等也常常被累及,发病时导致患者关节处产生剧烈痛感,有“红、肿、热、痛”的现象,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近日,来自江苏的刘先生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最近一个月内,33岁的刘先生开始出现行走困难的症状,且股骨部位十分疼痛,经过检查后排除结核和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心急如焚的刘先生找到六院风湿免疫科戴生明主任,戴主任在为患者查体后发现,刘先生的手肘部出现白色小疹子颗粒,同时了解到刘先生有两年的痛风病史。

由于刘先生并未重视痛风,经检验,他血液内的尿酸值高达700μmol/L(正常值应小于420μmol/L,理想值为360μmol/L以下),双源CT显示刘先生的左侧股骨头明显变小。经验丰富的戴主任做出诊断,由于刘先生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尿酸在体内寻找突破口,沉积在关节和软组织处,对股骨头形成了腐蚀,而皮肤表面出现的白色小疹子颗粒也是体内尿酸盐的外化表现。戴主任表示,刘先生需要先清理关节腔内的尿酸盐,并结合药物进行治疗,降低血液内的尿酸浓度、增加尿液中的尿酸溶解度,以促进异常沉积的尿酸盐结晶重新溶解。

还有一位来自江西的患者檀先生,患痛风20多年,双手长满了痛风石。痛风石是机体对尿酸盐结晶的慢性异物性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是晚期痛风、严重痛风的基本标志。痛风石等于是另外的一个巨大的尿酸盐库,可不断地向外周循环释放尿酸盐,导致血尿酸控制更加困难,也严重影响了痛风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及寿命。患者檀先生的手已经被痛风石“攻占”,手部关节发生严重形变,已经影响某些手指的屈伸,恢复起来较为困难,需要逐步用药,进行长期治疗。

六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戴生明表示,痛风患者经常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痛现象,多数情况下持续几天就能消失。因此有许多患者“揭了伤疤,忘了痛”,不注重平常的血尿酸管理,而象上述两位患者一样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关节出现强烈、突然的疼痛后,要及时就医,在关节不痛后,仍需要坚持做好管理和预防。戴主任提醒道,患者在痛风病症刚开始的3-5年内,用小剂量的药物治疗后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在生活中适当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要饮食中要多补充蔬菜水果,尽量少吃含有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贝壳食物、肉类、黄豆食物等,每天坚持至少饮用2000ml的水,以此来促进尿酸的排泄。

11-08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