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们预期办证需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没有想到当天就直接出证了,这让我们太震惊了!”11月5日,在第三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上海奥净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姝珺从青浦区市场监管局企业服务区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本届进博会参展商首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从企业正式递交材料到热乎的证照拿在手上,只用了一个多小时。

新时代奋斗者|他们把服务送进展馆 ——记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许可科-LMLPHP

图说:第三届进博会上颁发首张参展商证照。青浦区供图  

一张营业执照的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进博速度 让更多参展商变成投资商

能在一个多小时内为参展商办出证照,靠的是前期充分的准备。“通过前期的调研掌握了该企业准备落户在上海西虹桥的意愿以后,我们在四叶草内现场办公,以最快的速度为企业发放了营业执照。”青浦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副科长张梅“揭秘”道。

事实上,为了更好服务进博会这一国家战略,方便展商配套企业就近办理业务,去年进博会期间,青浦区市场监管局就已经将服务送进了展馆。“进博会期间,我们了解到很多参展商都有在国内投资的意愿,为了让更多的参展商变成投资商,今年5月11日,绿地全球贸易港企业登记服务站正式设立。”注册许可科科长吴卫光说。

“绿地全球贸易港作为‘6+365’交易平台,目前已经有46个国家馆入驻开业。很多外国企业有强烈的投资意愿,但他们对中国市场、设立公司等各个环节有所顾虑。现在登记服务站开到了家门口,只要进门,就能享受到公开透明的服务。”西虹桥开发区总经理张霞慧是“家门口服务”的直接见证人。据统计,截至10月,绿地全球贸易港企业登记服务站已经为3640余家企业了办理相关业务。

专人专窗 跨区办理“青吴嘉”同受益

和绿地全球贸易港企业登记服务站同一天设立的,还有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企业登记服务站和青浦工业园区企业登记服务站。其中,位于朱家角镇的示范区登记服务站,直接面向“青吴嘉”,为示范区内企业跨区办理登记业务提供便捷的服务。

登记服务站设立了长三角示范区企业登记服务站和服务专窗,由专人负责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 “跨区通办”“一窗发放”“证照联办”等一站式服务,对企业登记标准、办理流程、办理模式等内容进行规范,实现市场准入一体化制度创新。

5月11日,登记服务站设立当天,一体化示范区服务专窗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上海)金融产业园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核发营业执照;5月13日,上海石磊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在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专窗成功领取营业执照,这是一张跨省迁移的营业执照,从开具迁移调档函到办理迁入等一系列手续全程通过青浦、吴江两地跨区域通办方式办理。

新时代奋斗者|他们把服务送进展馆 ——记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许可科-LMLPHP

图说:“青竹工作室”内徐苗正视频连线确认公司股权变更情况。毛丽君 摄

更快更近 企业方便才是真的好

青浦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的一角,“青竹工作室”的牌子并不是很显眼,不大的空间内电脑前的工作人员徐苗正戴着耳麦和申请股权变更的企业股东视频通话。因为变更书上股东的签字和之前明显不同,徐苗需要逐一确认他们本人对公司股权变更一事是知情并同意的。

“请把身份证面对镜头,把身份证放在纸上,并且在身份证下方签字……”随着徐苗的一系列指令,视频通话的那头一连串的动作都实时录屏存档。

“新冠疫情特殊时期,青竹工作室利用‘一网通办’平台,推动全程无纸电子化方式开办企业,引导企业通过网上办理变更、注销等业务,大力推行‘不见面’审批模式。”吴卫光告诉记者,疫情趋缓,“不见面”审批模式一直沿用并不断优化,“通过工作人员视频对话把关,审慎审批原则不变,服务的方式不断创新,包括‘容缺’审批,为的是让企业办事更方便。”

取音自“青浦”“注册”,成立于2018年的“青竹工作室”已然是青浦区市场监管局的一张“金字招牌”,在注册许可科原有企业登记业务骨干攻坚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团队,不论是服务进博会还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抑或是服务区内企业,都走在创新服务的前沿。而作为“青竹工作室”品牌的延伸,其下设的三个登记服务站自运行以来,已为135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站式”注册登记服务。

11-08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