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进口冷冻食品要经过这么长长长的链条!专家:冷链每一环都要严格消毒-LMLPHP

图说:多地确保进口冷链食品渠道清晰、全部可追溯 来源/东方IC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9日向全国印发《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最大程度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为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方案要求,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在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的同时,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避免货物积压滞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原来进口冷冻食品要经过这么长长长的链条!专家:冷链每一环都要严格消毒-LMLPHP

图说:国务院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在进口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冷链监管,记者为此采访了上海海事大学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副教授何军良。

长链条处处存在可能性

冷链是为了保持物品的特性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过程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冷冻肉、冰淇淋、冰鲜水产、酸奶、冷冻果蔬等食物就是典型的冷链物品。何军良介绍,冷链包括了好几种形式。其一是冷鲜食品,代表是牛奶、蔬菜、水果等;另一种是冷冻食品,代表是水产品、肉类等。就目前发现的情况来看,新冠病毒在低温的环境下,可在外包装存活较长时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何军良表示,“很多病毒‘喜欢’4℃以下的环境。而在冷冻条件下,病毒只是暂时失活,并未死亡。”

冷链环节很长,其生产、运输、消费区域比较分散。何军良向记者模拟了从南美洲某国进口牛肉到中国的一整套流程。牛肉在当地加工好后,会用小包装包好,接着打包成箱;物流公司会将其装到集装箱中,运往港口;在港口通过检验检疫和进出口报关后装船;来到我国境内某港口后,同样要经过检验检疫和相关流程,通关后代表着进入国内市场;但牛肉并不一定迅速进入流通市场,可能放在港口后方的冷库内,等到有发货需求时再提货发出,进入到超市、批发市场等。

疫情发生以来,多地在冷冻食品外包装上检测出新冠病毒。11月9日,天津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货车司机,曾到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海联冷库拉货。“冷冻食品从国外进入国内链条较长,且涉及环节以及操作主体较多,很难判断具体病毒是从何而来或者判断是在哪个环节被污染。”何军良表示。一方面,国外疫情仍在蔓延,存在源头污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冷链运输过程中,也会存在被过程环境或操作人员污染的风险。

原来进口冷冻食品要经过这么长长长的链条!专家:冷链每一环都要严格消毒-LMLPHP

来源/东方IC

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消毒

有人会问,能否通过检验检疫这道关口,将新冠病毒拦在港口外?何军良科普了检验检疫的操作。“这一环节中,抽检率是100%,但这百分之百是针对每一批次货物而言的。由于检验过程会往食品中加入各种试剂,意味着被抽检的食品无法再食用了。检验检疫会在每一个集装箱中抽验,但不可能做到每一件。”也有人问,能否用智能物流取代人工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对此,何军良解释,机器人在冷链物流中的确得到了运用,但更多是用在了大箱子的拆运上,到小包装环节还是不可避免地需要人工操作。

何军良认为,在冷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同时出现人、货两个要素,都要对两者进行消毒。“运输工具、集装箱的消毒也很重要。”他补充说。目前,海关和其他有关部门都已经部署了严格的查验、消毒以及管控手段。“每一个环节都要承担严格消毒的任务。以前大家可能对食物本身的消毒比较关注,但现在需要同样重视包装消毒。”何军良说,“有些小企业消毒设施或许不完善,在卸货、装货的时候可能省略了消毒的步骤,值得引起重视。”

【相关链接】

一是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选冷冻冰鲜食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同时,正确佩戴口罩。

二是购买预包装冷冻冰鲜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保证食品在保质期内。

三是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洗手前,双手不碰触口、鼻、眼等部位。

四是关注海关部门发布的食品检疫信息。

11-10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