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出公务员遴选令,“新鲜血液”便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极了当年的浦东“800壮士”

2019

临港新片区揭牌

2019年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争做全国最好标杆,临港重任在肩,被寄予了无限期待。一年多来,千亿级项目接连签约、知名企业纷纷落户、重磅政策频频推出……临港跑出加速度、干出显示度,这只“金凤凰”飞出了中国改革开放、新发展格局的新高度。

浦东 从来弄潮儿|临港扬帆:到临港,她感叹来对了地方-LMLPHP

图说:临港科创中心主体“创新晶体”

1993年,人民日报上登了一则新闻,讲的是浦东打破地域、编制、职级等限制,面向全国招聘40名干部。这一举动开历史先河,引发热议。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踊跃报考,便有了后来的浦东“800壮士”。

26年过去后,熟悉的场景再一次上演。去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揭牌。建设大幕掀开后,广纳英才成为首要任务。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公开遴选和选调公务员。集结令一发,“新鲜血液”从四面八方涌来,汇入临港这片热土。一批热血青年在时代大潮中被推动着前进,从此命运与新片区紧密相连。

1992年出生的周宁馨是首批25位全国遴选公务员之一。她无意中看到临港面向全国遴选公务员的新闻,当天就坐上16号线地铁,第一次来到临港。“走出滴水湖地铁站时,我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工地,就觉得临港和当年的浦东很像,是一片热土。我期待自己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的机会,迅速成长。”

周宁馨出生于杭州,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完研究生后,选择来到离家不远的上海工作。她在大学里学的是食品安全管理专业,后来机缘巧合下考上了公务员,来到上海这个曾种下情结的城市。“我小时候跟着家人来上海游玩,到了陆家嘴,像大多数游客一样,看着88层高的金茂大厦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儿时情结’吧。”

尽管外表上看起来十分“软妹”,但工作起来,周宁馨就是妥妥的“女汉子”。同事们都夸她,娇小的身躯里藏有大大的能量。

入职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后,周宁馨参与了全国首个网络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后来又成为一名电商专职“店小二”,带领团队处理日常的投诉举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处理300件。

同时她还接手了相关的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虽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但在同事的指导下,周宁馨很快摸清窍门,一年时间里她参与了约25个行政复议与诉讼,并无败诉。

浦东 从来弄潮儿|临港扬帆:到临港,她感叹来对了地方-LMLPHP

图说:穿上“我爱临港”的T恤,周宁馨逐渐适应了快节奏的工作 方宁/摄

“刚工作的时候确实有些手忙脚乱,但咬牙坚持下来,同时虚心请教,也就慢慢走上正轨。”得益于这段工作经历,周宁馨很能吃苦,也经得起挑战。进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后,她迅速适应了“高压”的工作节奏,逼着自己成长为多面手。

“其实之前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来到临港工作后,我才发现,这里的任务量确实超出了想象。我身在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岗位,工作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人工智能、通信基建、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等,每一天都在接触新的知识。一开始因为对行业和临港现有政策不熟悉,导致工作对接的效率不高,但每个任务的截止时间又是不变的,所以特别着急,压力也很大。”周宁馨告诉记者,来到临港的第一个月,因为刚接手业务还不适应节奏,急火攻心,嘴边长了一圈泡。后来在领导指点和同事帮助下,工作效率有了极大提升,如今已经得心应手了。

在临港管委会,有一句标语是: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这句话,周宁馨感受颇深。她所在的高科处是2019年10月18日新设立的,属于管委会“前锋式”部门,职能包括科创企业的招商、投资、运行、监管、日常沟通联系服务,以及政策的制定、兑现、调研等,需要对接临港新片区2000多家科创企业。高科处只有20多人,但工作量相当于一个委办局,于是,加班成为周宁馨和同事的日常。

在新片区管委会,正常工作日是9时上班。每天早上8时,“高科处”会开一场晨会。后来,为了能再多做一些对接服务、把工作时间更多地留给前来咨询办事的企业,晨会又被提早至7时30分。

短短5个月时间里,周宁馨参与了新片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新基建贷款贴息实施细则、人工智能行动方案等数万字的政策文件编制工作,还牵头承接了“新基建”系列工作、“软件和集成电路专项奖励”“推进建设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等重点工作。

“在临港,热情蓬勃的氛围十分具有感染力,大家都很拼,即便工作辛苦,也不觉得累。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成长,觉得很满足。”周宁馨说。

11-12 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