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连连看丨股市周评:为什么指数盘局难以打破?-LMLPHP

本周一各指数涨幅不错,深证成指和中小板已经创出今年新高,但是,周二开始大盘持续下跌,周K线最终收出阴线。为什么大盘眼看着要突破了却功亏一篑呢?仔细研究目前的股价结构可以给出答案,股价的结构性困局使得目前箱体盘整的格局难以打破。

本周大盘虎头蛇尾

受欧美股市大涨影响,上周A股大幅上涨,本周一延续了这种走势。

财经连连看丨股市周评:为什么指数盘局难以打破?-LMLPHP

图说:创业板指数周K线图

上证指数周一以3329.43点跳空高开,最终报收3373.73点,上涨61.57点,涨幅为1.86%。表现最强的还是深市,深证成指周一跳空高开最终报收14141点,单日涨幅达2.19%,最高上摸14197.85点,这个最高点创出今年新高,收盘位是今年第二高,略低于7月13日的收盘位14149点。中小板指数周一上涨1.79%报收9496.82点,最高上摸9559.81点,最高点同样创出今年新高,收盘位是今年第二高。创业板指数周一上涨2.96%报收2814点。

财经连连看丨股市周评:为什么指数盘局难以打破?-LMLPHP

图说:上证指数周K线图

然而,好景不长,周二开始大盘就持续下跌,上证指数周二以本周最高的3387.62点开盘后,就开始下跌,到周五最低已经跌至3291.64点,补去了周一的跳空缺口,周五最终报收3310.1点,周K线为小阴线,本周微跌2点和上周基本持平。

财经连连看丨股市周评:为什么指数盘局难以打破?-LMLPHP

图说:深证成指周K线图

深市三大指数也是如此,不仅补去周一缺口,而且回调幅度更大。周五,深证成指报收13754.55点,周K线小阴线,本周微跌0.61%;中小板指数报收9144.65点,本周下跌1.99%;创业板指数报收2706.81点,本周微跌0.96%。

强势股涨幅大难以继续大涨

为什么大盘眼看突破了,最终却掉头向下功亏一篑呢?

仔细研究目前的股价结构,就可以看到答案。指数能不能上涨取决于股票能不能上涨,尤其是那些市值很大的权重股。但是,现在A股进入一个两难的纠结困局。

受到市场青睐的主要是两大板块,以白酒、医药为代表的消费和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公司。但是,这些股票涨幅很大,如白酒板块,贵州茅台近期处于盘整格局,不再创新高,五粮液、泸州老窖等接过接力棒,五粮液本周创出新高,成为深市首只万亿市值股票,也是推动深证成指创出新高的原因之一,但是,五粮液估值并不低,目前动态市盈率超过50倍,继续大幅上涨难度很大,本周最终涨幅也不过2.2%。那些近期补涨的白酒股如迎驾贡酒、口子窖、金徽酒、老白干酒,以及黄酒、葡萄酒,周五更是纷纷跌停。

医药股也是如此,医药股是今年涨幅最大的板块,很多股票估值偏高,近期反而成为调整对象,本周恒瑞医药、迈瑞医疗分别下跌3.8%和8.2%。一些新兴产业龙头股同样涨幅过大估值过高,难以继续大幅上涨。

对指数有重大影响的是一些周期类龙头股,如银行、航空海运、石油化工、煤炭、有色金属等等。这些公司很多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虽然目前股价和估值较低,但没有受到机构青睐,难以上涨,也就难以推动指数上涨。

周期股估值低却不愿上涨

比如,中小板指数近期能够创出新高,主要是比亚迪等权重股的推动。中小板目前15只市值千亿的股票,大部分都是新兴产业公司,今年涨幅最大的当数比亚迪,该股今年上涨3倍,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元,一跃成为中小板市值第一股,但是,本周比亚迪下跌7.6%,中小板市值第二至第四的海康威视、立讯精密、顺丰控股本周跌幅均超过3%,导致中小板指数最终收出阴线。

财经连连看丨股市周评:为什么指数盘局难以打破?-LMLPHP

图说:中小板指数线图

如果中小板指数要真正突破盘局继续大幅上涨,就需要这些新兴产业公司继续大涨,但这些股票无论是今年的涨幅还是估值水平目前都比较高,继续大涨很难,盘整就成为主旋律。创业板指数也是如此,目前市值最大的宁德时代和迈瑞医疗,今年大幅上涨后本周都有所回调。

上证指数要突破盘整,必须要依靠周期类股票,目前市值超过2000亿的40只股票,大部分都是传统产业公司,其中,银行、保险、券商占了近一半,某种意义上说,上证指数要看金融股的脸色。本周美国股市涨幅大的是银行、石油、航空等传统产业股票,但A股上对应的板块表现平平,尤其是银行股,大部分本周还是下跌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本周上涨,万华化学还创出历史新高,但涨幅不大。

目前周期类也有一些牛股,如万华化学、三一重工、中国巨石等创出历史新高,但数量很少,总体比较低迷,尤其是银行股,7月份短暂冲高后,目前都在低位徘徊,如果今年剩下的一个多月里,这个板块不能大幅上涨,指数难以突破。

一方面,强势股涨幅过大、估值过高,难以继续大涨;另一方面,股价、估值偏低的周期股却迟迟不涨。正是目前这种股价结构的两难,使得近期箱体盘整格局难以打破。

首席记者  连建明

11-14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