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形势的快速变化带来了贸易规则的改变,全球商品如何诚信交易,全球资源如何整合再造,进博会是一个新模式的探索。在第四次工业革命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产品和市场大交融的可能,而受疫情重创的全球经济亟待构建新的贸易框架体系。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上海之约”,进博会是机遇之约,是诚信之约,更是融合之约,未来之约,显示出整合全球资源的强大能力。
图为11月3日拍摄的国家会展中心
进取中国为世界敞开大机遇
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这是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出的成绩单,也是中国市场为世界共享的最好诠释。
大订单的背后,是大机遇。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之际,第三届进博会不仅如期召开,还在规模质量上实现跃升,兑现了“越办越好”的承诺,为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分享中国市场新机遇敞开大门,也为中国企业拓展合作新领域创造条件,更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注入新动能。
海外企业分享中国机遇
“展台面积比去年扩大近一倍,签约数量增长了五成以上。”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在进博会最后一天对记者说。
施耐德电气已经连续三年参展,是名副其实的“老进博”,也切实感受着进博会开启的市场机遇、合作机遇、交流机遇。
“在首届进博会上,我们就与来自多个重点行业的客户成功签约,第二届的签约量增加了20%,今年不但逆势增长,还再创新高。”尹正由衷感叹这个国际盛会的合作效率。
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在本届进博会上也迎来了新的订单,与国机集团下属企业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采购框架协议。目前,双方通过大型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在数据中心、金融、民生、政企等领域展开了更为广泛和深度的合作。
“每年的进博会都为企业提供了和客户及行业伙伴交流合作的平台,收获了大量订单和采购意向。今年,疫情下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鼓舞人心。”罗尔斯罗伊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Tobias Ostermaier说,这些合作也将帮助公司更快更好地把握中国新基建等战略发展新市场机遇。
进博会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壮大。首次参加进博会的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总裁苏俊雄称,本次参展对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告诉记者,公司在这届进博会期间签订了若干合作备忘录,合作对象包括浙江省海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以及久泰集团等。
中国企业收获世界舞台
进博会不但为海外公司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身影,覆盖了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领域。
其中,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有来自93个国家的1264家企业参展。在汽车展区,世界前七大整车集团悉数到场,展区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面积超过90%。技术装备展区突出展示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引领行业创新趋势。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成为本届进博会面积最大的展区。服务贸易展区汇集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等五大板块全球顶尖企业,全力打造智慧服务赋能全产业链。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产品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制药行业排名前10和医疗器械行业排名前14的企业全部参展。
足不出国门就可以了解世界最先进的行业动态,为众多中国企业提供了便利和机遇,也推动其业务进一步发展。“前两届进博会上的合作很好地助推了公司进口业务的拓展,也为今年进口业务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清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和内需市场的深度拓展,虽受到疫情影响,高端设备、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仍保持上升态势,也对公司拓展进口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博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让企业极大地拓展了合作领域。“苏美达在本届进博会上的采购项目数量与金额同步增长。”杨永清说,这些合作将有力推动企业强化全球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将进口业务和国内市场深度融合。
不但企业在积极拓展业务,地方交易团也积极筹备,促成更多国际合作。在进博会期间,山东交易团组织了山东重工、万华化学、海尔卡奥斯等40余家本地企业,与博世中国、卡特彼勒、通用电气、西门子、松下等65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展开对话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
为全球经济增添新动能
随着合作洽谈的推进,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在进博会现场的签约报名处,前来咨询的企业络绎不绝。截至闭幕,已有数百家企业报名、签约参展第四届进博会,有些企业一口气拿下了接下来三年的入场券。
问及原因,这些企业无不表示是看好进博会的国际性大平台,看好中国大市场全球共享的大机遇。世界500强、化工巨头陶氏公司负责人表示,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消费者群体,并处于消费升级、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关键期,对高附加值的材料解决方案需求不断攀升。陶氏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宣布,在未来5年内,在中国新增投资4.51亿欧元。”德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公布在中国的发展愿景,表示将扩大现有生产基地,加大对中国的创新战略布局。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也在进博会期间与多家重量级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多个领域与本土企业深化合作,未来还将携手中国合作伙伴共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在全球经济的低潮期,进博会进一步加强了霍尼韦尔这样的全球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的连接。我们看好中国市场未来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张宇峰说。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源自经济发展的底气。在世界经济面临严峻下行压力的当下,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前三季度实现了正增长,其中对外贸易额增长0.7%,实际使用外资增长5.2%,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还在不断释放开放共享的信号。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以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推动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本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中国许诺,向世界传递了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也更加坚定了各国企业布局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记者 王文博 上海报道)
博大中国以诚信遍邀天下客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为全球送上稳预期、强信心的阵阵暖流,实践着“越办越好”的郑重承诺。
开放承诺一以贯之
诺不轻许,一诺千金。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到“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再到今年强调“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全世界从掷地有声的话语中读出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以及推动世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胸怀与担当。
有言必行,有诺必践。中国持续扩大进口,一年来中国商品和服务进口额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到33条,自由贸易试验区由18个增至21个。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承诺,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鼓舞。”瓦里安医疗首席执行官魏思韬说。瓦里安在第二届进博会上签署的43个合作意向,约50%已经转化落地,其他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本届进博会上,瓦里安又带来ProBeam360紧凑型单室质子治疗系统的“亚太首发”,以及被用于肝癌介入化疗载药微球的“中国首发”。
一以贯之的开放承诺,让中国成为这个充满不确定性时代的最大确定性。在过去的9个月里,美国企业康宝莱在中国上市9个新品,这是康宝莱进入中国15年以来上市新产品最多的一年。康宝莱中国区总裁、全球高级副总裁郭木说:“中国经济的韧劲和稳定性有目共睹。进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窗口,特别是在今年疫情蔓延的特殊情形下,中国无疑是最确定的选择。”
合作共赢诚意满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彼此依存,利益交融前所未有。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张开双臂拥抱各国来宾,可谓诚意满满。
今年是泰国椰商纳隆萨第二次参加进博会。他的公司从2013年起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销量增长了几倍。中国已成为公司椰子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
“进博会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平台。”纳隆萨说,在疫情阴影笼罩全球的背景下,中国仍如期举办进博会,体现了中国持续加快开放市场的诚意,不仅对世界经济有益,对于像他的公司这样的中小企业更是意义重大。
今年疫情期间,法国核电企业法马通与中方伙伴不仅互赠抗疫物资,而且尽全力保证了对华供应链的稳定以及相关核电机组的安全运营。共克时艰的经历增进了中法企业之间的友谊,此次进博会上,法马通与多家中资企业签署了新的合同。
法马通中国区总裁方玮表示,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将努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法马通今后将继续参加中国能源革命,助力绿色发展。
作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人们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以及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世界携手共进共赢的决心与诚意。
未来之约共创明天
疫情冲不散,阻挠毁不掉,作为全球贸易史上的创举,进博会与全球展商携手,相约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全球数千家展商约定的是进博会,更是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大市场。
践行与进博的未来之约,参展商将最亮的新品、最深的合作“留”给进博会,把进博会变成企业向全球秀新品、秀科技、秀合作的舞台。
日本松下全球首发“6恒气候站”系统,集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风功效于一体,更好满足疫情下的“宅生活”需求;新西兰恒天然全球首发可以常温保存的安佳醇易雪顶稀奶油,让这一产品不再依赖冷链物流;瑞士ABB全球首发无人机载天然气泄漏检测解决方案……
践行与进博的未来之约,近百家跨国企业提前“锁定”第四届进博会展位,韩国现代、日本资生堂、法国米其林等几十家企业甚至直接提前锁定未来三年进博会的展位。瑞士历峰集团在疫情下通过“云端”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将以更加深入和多元的方式参与到进博会中。
在第三届进博会上,米技原计划将宣传重点放在一款全球首发、即将上市的嵌入式电灶产品上,但在接近开展前,临时决定追加一款可以全区域烹饪的感应炉概念机。米技中国区总经理周文炳说,这款概念机刚刚走出研发中心,有望在明年的进博会期间正式实现量产首发,这次追加“赶”的就是进博机遇。
践行与进博的未来之约,参展企业以进博为窗口,窥见中国市场更大的机遇,从参展商成为投资商,坚定加速深耕中国、拥抱中国的决心和力度。
“中国的开放让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以色列科技企业沃特金中国区首席代表伊万说,得益于第二届进博会的桥梁,企业不仅将中国区总部落在上海的陆家嘴,还积极推动在浙江南浔建设工厂的进程,实现进博会同款展品的本地化生产。
举办了三届的进博会,正迸发出无限活力和强烈磁力,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本身,正在由创举转化为壮举,迄今越办越好,必将越来越好。(记者 季明 齐中熙 姚玉洁 周蕊 上海报道参与记者:王默玲)
“会上加惠”深度融合全球贸易
进博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参与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在进博会上,最直观的就是市场的融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全球商品汇聚中国,越来越多的全球好物加速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车,而优秀的“中国智造”也获得了更大的展示平台。与此同时,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也在此高度融合。越来越多的进博展品签约入驻电商平台,消费者第一时间就能在网上买到“进博同款”,叠加“双11”效应,“进博同款”更是秒变“双11爆款”。今年进博会还首次融合了电商直播这一新业态,消费者可以“云逛进博”,海外品牌首尝“直播带货”,而因疫情无法到场的参展商和采购商都可以通过线上方式参与进来。中国强大的内需、中国电商的蓬勃活力再一次绽放在世界经济舞台。
进博会也日益成为前瞻式技术融合的展台。工业互联、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一个个颠覆想象的数字化产品及方案,展现出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不仅有能看见的产品,还有“看不见”的服务:在本届进博会首次开设的服务贸易展区,各种高端、智慧的酒店服务、物流服务、社区服务等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各种创新金融服务则成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纽带和桥梁。
在进博会上,还可以看到全球文化的融合。进博会上的每件展品都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注脚,凝结着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在交易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进博会也在不断交流着文化和理念。2020国际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2020产业投资与国际金融合作论坛……在业界看来,经济峰会与文化盛宴交相辉映,必定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推动中国和世界各国在经济复苏中携手发展、共享未来。
进博会更是世界贸易体系的融合。进博会上,二元结构体系、三极贸易体系被弱化,“同舟共济应对挑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共识。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冈比亚的民族服装服饰、南苏丹的手工艺品、坦桑尼亚的蓝宝石……全球44个最不发达国家,有30多个获邀前来参加进博会,可以和其他国家共享同等的中国市场机遇。进博会正在成为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公共平台。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与产业发展趋势,更好地开展国际经贸合作,维护自由、稳定、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作为重要的国际公共产品,进博会不断探索国际贸易新格局下新的国际合作,“溢出效应”进一步放大,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阴霾之下,进博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复苏之机,也必将深刻影响世界贸易格局。
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预见的是,进博会将进一步提升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和能级,也将见证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大步迈进,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引擎和国际贸易的稳定器。(吴蔚)
编辑: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