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让很多人翻阅了一辈子;作为越剧不可跨越的经典,徐王版《红楼梦》是数代人的温暖回忆;而如今,汇集三大中国文化符号的交响乐《红楼梦》,又以独特视角来阐释中国传统文化,让经典在当代得以延伸。

今晚,为纪念徐玉兰先生诞辰100周年,由胡咏言、于阳、刘力担纲作曲的交响乐《红楼梦》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作品共6个乐章,一气呵成,胡咏言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和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学院共同完成。在极具画面感的乐曲中,你能看到“贾宝玉”缓缓走来,也能感受“元妃省亲”的壮阔场面,用交响乐这一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红楼梦》是一次富有勇气又难能可贵的尝试。

纪念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交响乐《红楼梦》今晚世界首演-LMLPHP

图说:演出现场 记者 郭新洋 摄

用交响乐讲述《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瑰宝。自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从浙江乍浦港与货物一起飘洋过海,流传到日本长崎开始,《红楼梦》在海外传播历史至今已经有227年。据统计,在“一带一路”国家中,已经有20多个国家以23种语言翻译出版《红楼梦》,在全世界各大图书馆流通的译本有21种、166个版本。

而越剧《红楼梦》曾经在1958年创造了令全国瞩目的辉煌:2月18日至3月31日于共舞台及大舞台连演54场,场场爆满,观众达到86343人。一年后,该剧还作为国庆10周年献礼剧目晋京演出,周恩来总理莅临观剧并亲切接见了编剧和主要演员,对该剧加以肯定和鼓励。

此次,《红楼梦》以 “交响乐”的形式呈现,乍看,仍带有经典作品的影子,细味,却不失自身独特精髓。指挥家胡咏言、作曲家刘力和于阳的联袂创作的这部交响乐作品,采用四管交响乐队的创作与演出,并融入合唱队、中国戏曲独唱、部分中国民族器乐等多种元素。注重音乐的可听性,关照到交响乐迷、戏迷与文学爱好者的三大群体。

据悉,标准化的乐谱与演出规格确定后,能够很方便地在国内外各大乐团实现规范化的排练演出,成为各大乐团常规音乐季的固定作品,惠及到更多观众。

纪念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交响乐《红楼梦》今晚世界首演-LMLPHP

图说:越剧演员王婉娜在演唱

用越剧演唱“画龙点睛”

创制交响乐《红楼梦》的想法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17年,已故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的儿子俞小敏就萌生了打造交响乐《红楼梦》的想法。深受母亲影响,他从小就听越剧、爱越剧,对越剧《红楼梦》情感很深。2020年是母亲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俞小敏想代表千千万万的越剧爱好者,为母亲献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而之所以选择交响乐的形式,是因为交响乐和越剧同样都是音乐形式,本就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

经过将近两年多的筹备,俞小敏还发起成立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徐玉兰艺术专项基金,由徐玉兰艺术专项基金特别委约,找来了胡咏言、刘力和于阳,一起来“挑战”。2019年,他们找来了了100多页的越剧《红楼梦》乐谱简谱,还多次观看越剧《红楼梦》电影。之后,一行人前往阜阳、嵊州采风学习,参观越剧博物馆和学校,也在现场聆听了越剧《红楼梦》。

这些汲取,让他们推翻了一些想法,也萌生了一些创意。“当时我们请了一位越剧弟子来唱《红楼梦》。我发现中间有大段唱腔,没有伴奏,完全是清唱。传统艺术真的了不起!”当时的震撼让刘力记忆犹新,这个唱段也被保留在了此次的作品中,“但是,我们都只保留了最精华的只言片语,不是完整唱段。我们希望越剧的演唱就像珠宝一样镶嵌在交响乐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纪念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交响乐《红楼梦》今晚世界首演-LMLPHP

图说:韩蓬在演唱 

多维度创新填补空白

交响乐有逻辑、有主题,结构复杂。于阳表示,创作交响乐,就要在这种音乐规律中,遵循音乐逻辑。所以交响乐《红楼梦》,绝非在越剧基础上的简单改编,而是一部保留了越剧韵味的交响乐作品,结合得恰到好处。

交响乐《红楼梦》共有6个乐章,交响乐演奏部分由上海爱乐乐团担纲,指挥是胡咏言,担任男高音的著名歌唱家韩蓬, “贾宝玉”角色由越剧演员王婉娜担任,浙江音乐学院合唱学院担任混声合唱,交响乐团中还有民族乐器三弦以及琵琶的加盟。

胡咏言不仅是这次作品的作曲者之一,还兼任指挥家。他对交响乐《红楼梦》寄予很高期待:“交响乐《红楼梦》不仅填补了一直以来世界大型交响乐艺术中缺乏具有足够学术分量的中国经典题材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缺乏以越剧戏曲为蓝本而创作的交响乐作品的空白。”在他看来,这部作品的问世,既是对交响乐的传播,更是对《红楼梦》的传承和致敬。

纪念徐玉兰诞辰100周年,交响乐《红楼梦》今晚世界首演-LMLPHP

图说:胡咏言在指挥上海爱乐乐团演奏交响乐《红楼梦》

创排交响《红楼梦》的过程,让他不断刷新、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胡咏言用“硬”来形容自己创作的乐章。“我不只是关注《红楼梦》,还有作者曹雪芹感受到、经历过的,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内容。”所以他让曹雪芹走到台前,成为第一乐章的主题。他还为作品中曹雪芹的出场,搭配了三弦:一种并不好听、音质硬邦邦、富有京味儿的乐器。

除此之外,交响乐《红楼梦》的创新还有很多。比如为了改变纯西方管弦乐队的音色,刘力在创作中加入了具有特殊表现力的民族乐器琵琶。再如为了表现“省亲”这一最辉煌的场面,刘力写了3首大合唱,增添了气势,但无疑也大大增添了排演的难度。

11-17 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