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就像机场里的跑道,很炫!”入夜的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两侧,闪烁着黄色的光带在漆黑的空间里显得格外醒目,宛如机场跑道光带,为行经此处的车辆保驾护航。其实,这是公路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由浦东交警在上海率先试点安装。

在S32开车像在开飞机?背后原来藏着“上海第一”的秘密-LMLPHP

图说:公路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浦东警方供图

行驶在S32,在前方有车情况下,道路两侧路侧设备会交替闪烁红黄两色灯光,路面轮廓随之清晰起来。这种照明变化,有助于“唤醒”处于驾驶疲劳状态的驾驶人,提醒车辆驾驶人打起精神。

公路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全称“公路行车安全智能诱导及防撞预警系统”,目前试点安装约2公里的长度。“这段区域东北侧是S2沪芦高速出口,有一段坡道路面,周边又是空旷的农田区域,经常突发团雾,导致车辆追尾等交通事故易发。”浦东交警支队车宣大队副大队长朱融雪告诉记者,这一路段因此成为浦东交警支队高速大队事故防范的重点区域。

在S32开车像在开飞机?背后原来藏着“上海第一”的秘密-LMLPHP

“团雾是在大雾中生成的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团雾外视线良好,团雾内却一片朦胧。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团雾会导致能见度的突然变化,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极具危害性。” 负责这一区域的浦东交警高速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孟剑英介绍,“引进安装这套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的初衷,就是破解团雾之困,同时也可以在其他恶劣气候环境及夜间照明不佳等情况下,为过境车辆提供实时智能预警服务。”

系统建设方负责人周小凯介绍,两侧黄灯同步闪烁,为在途车辆清晰标示道路的边界和走向。在能见度很低或强降雨天气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防撞预警工作模式。当车辆通过时,黄灯会自动切换为红灯,并保持3-4组点亮红灯构成的60-80米红色警示灯带,尾随车辆前进,提示后方车辆降速、控距,谨防追尾。当区间发生事故时,指挥中心可一键启动事故模式,全线红色灯高频率高亮度同步闪烁警示,避免后方车辆冒然进入事故区段,降低二次事故的发生。另外,系统运行无需人工值守,通过外场传感器感知的气象与交通环境条件,经过系统研判分析,自动开启对应的运行模式。

在S32开车像在开飞机?背后原来藏着“上海第一”的秘密-LMLPHP

自今年4月初投入试用后,该路段至今未发生过一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这也是此套公路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第一次在本市落地。

警方提示:再好的行车安全保障系统也需人车配合,驾车时聚情会神认真操控,控制车速、保持车距,避免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饮酒后驾驶、使用电子设备等违法行为,才能做到更安全。

11-18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