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荣:毕派艺术从何而来-LMLPHP

我特希望我以下的文字,能引起“杯友们”的讨论。

我是个“中西结合”的主,既迷洋的电影、音乐,也迷非常本土的沪剧、评弹。可惜,这些领域的大家,像王盘声、袁滨忠、蒋月泉、严雪亭等,至今无人可以替代。袁滨忠的音色更是人说100年至多出一个。说起这些,我和我太太都不胜感慨。而富有江南特色的越剧,为之着迷的是我的太太。难得的是,她还留下一张像模像样的戏照,再想象她小丫头的时候,跟屁虫一般在她外婆后面进剧场观摩的一幕幕,惹得我暗自发笑。本以为她会钟情于我亦有所知道的尹桂芳、徐玉兰一类大家,没想到最近她坦言,自己最欣赏的越剧演员是毕春芳,真让我吓了一跳。

“迷毕派怎么了,有什么不可以?”她是有理由的,听她侃侃而谈一番之后,我便被说服。她认为,毕派艺术唱、演俱佳,毕春芳在台上的表演,潇洒自如,扮相也极英俊,挑不出什么毛病。唱腔的特色又极鲜明。代表作如《王老虎抢亲》《血手印》《梁祝》《红色医生》等等,让她赢得了巨大声誉,拥有众多的戏迷,声势应当不亚于越剧大家尹桂芳。

“凡毕春芳的戏我基本都看过。”说起毕派她便精神亢奋、两眼发光,那份热情也深深感染了我。往深里说,这是一份对中华文明、文化的热爱,真是值得为之点赞的。

我曾在一个饭店就餐时偶遇毕春芳,当然我是远远地隔桌相望。这位大艺术家给我感觉是毫无明星架子,坐在那儿的她就是一个随随和和被人邀请进餐的普通市民。这样的心态并非明星都容易做到的吧。

毕老师去世前不久举办的庆祝她九十岁生日的活动,在组织上和她的家人、戏迷们的热心推动下,为她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在感言中,反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是有缺点的,欢迎大家批评帮助。”我相信她的真诚和由衷。她的不断进步、取得新的成功,恐怕少不了这个。我忍不住想强调,毕春芳老师在艺术上的一大贡献是有自己的创造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独特的区别于其他流派的毕派艺术。说说容易,做到,极不容易,要深深向她致敬!看今朝,比她年轻或年轻得多的越剧演员,恐怕都会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带普遍性的问题,那么,多和毕老师比一比,找一找差距,向独创性能得到戏迷认可的方向加倍努力,探明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希望你们不要让我们戏迷失望!

11-18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