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记者 任天宝)针对交通拥堵,上海今后将跳出“小改小革”的思维定式,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由点及面,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研究制定相应拥堵改善措施。
缓拥堵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据介绍,近三年,上海完成了313个交通缓拥堵项目,按项目类型可分为标志标线改造项目、路口渠化改造项目、路段改造项目、公交港湾式车站改造项目四大类。
图说:市三女中东西两侧站台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其中,标志标线改造项目主要包括进口道增加左转、直行待行区、通过人非共板重新划分标线等;路口渠化改造项目主要是通过拆除中央分隔带及机非分隔带等措施,增加左转或直行车道;路段改造项目主要包括实施可变车道设置,更好适应交通流量的潮汐现象等;公交港湾式车站改造,可减小公交车路边停靠对其他车辆通行效率的影响,提升路段车速以及乘客的安全性。
“这些项目通过挖掘道路时空资源潜力,不同程度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市道路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量化指标评估发现,路段与交叉口机动车的通行能力平均提高6%;交叉口排队长度平均减少10%;交叉口的延误平均降低8%。
以殷高西路增设可变车道项目为例,根据市交通委港航中心提供的后评估数据,实施改造前东西向早、晚高峰不均匀系数达1.5以上,重交通方向分别是早高峰西向东方向、晚高峰东向西方向。可变车道增设后,重交通方向饱和度分别由1.14与0.90降至0.76和0.60,高峰小时重交通方向的通行能力增加50%;殷高西路-逸仙路交叉口车均延误由104.7秒缩短至86.5秒,降低了17.4%,缓解了高境地区交通拥堵状况。
此外,针对上海不同片区的路网结构和交通特点,持续推进的单行道建设效果显著。这位负责人表示,上海车辆日趋增多,道路资源却趋于饱和,特别对于中心城区,路网已经基本成型,土地资源极为有限,不太可能对道路进行大规模的拓宽改造。通过实施单行道,增加道路容量,提高通行能力,平衡路网交通量,是缓解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现状的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道路通行能力可提高20%至80%。目前,上海全市单行道已超过500条。
三方面探索未来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缓拥堵措施的实施,虽然部分拥堵节点与路段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在不动红线的前提下,上海未来进一步挖潜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机动车缓拥堵与慢行交通、公共交通的利益协调难度也越来越大。
图说:安化路江苏路口东西两侧站台
同时,对既有缓拥堵项目的跟踪发现,项目实施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呈现弱化现象,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
一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聚焦交通拥堵新区域新情况。由专业单位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改善建议,部分项目精准选取在中心城区与外环以外的大型居住区之间的通勤射线走廊上,切实缓解潮汐式通行拥堵压力。
二是科学分析,合理布局实施项目类型。“设置可变车道是在受限改善需求与建设条件间存在矛盾下,改善效果最明显的项目类型,通过道路设施改造、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和信号控制三位一体同步联动实施,提高实施区域的交叉口通行能力。”有交通专家坦言。
三是跳出以往通过“小改小革”缓拥堵思维定式。针对拥堵点位较为集中的片区,进行系统性的拥堵成因研究,由点及面从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研究制定相应区域拥堵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