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1号是淮海中路排头兵。今天的1号,通吃了原淮海中路从西藏南路到柳林路的全部门牌;回想起来,其中有家东海百货商店。1号北起淮海中路,南至桃源路,东到西藏南路,西至柳林路;其实是33层的独栋大楼;名叫“柳林大厦”。也就是说,淮海中路1号=柳林大厦。
一楼占四路,楼名却不取主路叫“淮海大厦”而用了条支马路的名,这在淮海中路是少有的。我生长的茂名南路,与淮海中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西南角是老大昌,东北角是国泰电影院;两家都是一脚踏茂名南路,一脚落淮海中路;门也是开在茂名南路淮海中路转角上。但老大昌和国泰都没用茂名南路门牌,前者是淮海中路877号,后者为淮海中路870号;谁不想傍傍大马路,于是就脱茂(名南路)入淮(海中路)。“柳林”花落淮海中路1号,靠的是自身实力;有实力,做头牌。
南北向的柳林路不长,从北面金陵中路往南到崇德路才448米。修筑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初名天山路。六年后改格洛克路,1946年从法国人名改中国地名山西柳林。
柳林路名声大振是在改革开放后。因八仙桥流动摊贩影响交通及市容,1980年10月19日,柳林路开设经营服装为主的小商品市场;比华亭路早了五年。选了柳林路这段淮海中路到桃源路308米长的马路,莫非是半个世纪前的爱来格路(今桃源路)就有零布交易市场的缘故?
起初的柳林市场,卖节约领、尼龙包和玩具等。翌年,增成人服装、童装童袜和皮革制品等,达七十多个品种;从零售为主拓至批量销售。不仅创造就业机会,也为下海弄潮儿提供搏击风浪的天地。
经营者奔南方了解港澳最新面料和款式,为追求“新、特、快”,以发料加工、发样定做加快新款面世,推出的阿美裙、巴拿马裤和港式夜礼服等引领时装新潮流。赶时髦的爱到柳林路,以最少投入换来上海滩最新款,踩住时尚、拉住流行;极大满足了年轻人和工薪阶层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货者来自各地。
1985年,柳林路成为上海第一个有活动摊房的专业服装市场。路两侧建PVC型塑料封闭式摊房,沿路破墙或改建开店,遂为全国闻名的服装市场。就是在淮海中路西头的华亭路崛起后,柳林路自1989年起,连续三年居全市服装市场营业额和上缴税收第一;并获“1989~1990年度全国文明集贸市场”。1990年,市政府批准在柳林路服装市场建柳林商厦。五年后,竖起一栋现代化的多功能大厦;改变了淮海中路无建筑面积过3万平方米大型商场的历史。
我去柳林路淘“不退的蓝潮”牛仔服装。那时,风行石墨蓝的、裤脚管立得起来的牛仔裤。在上海人看来:噱头在头上,挺括在裤子上。此时,人们眼里挺括裤子,已从军裤进至牛仔裤。柳林路一女摊主,特做了条特大牛仔裤,挂于摊位。两条长长的裤腿,老远就能见到。她宣告:啥人能穿,这条裤子就归伊了。
天下有免费的时髦裤,不少“长脚螺丝”来试这“水晶鞋”,竟没一个能穿着而回。一天,来了位身高2.28米的“长脚”;好奇一试,就像为他度身定做。裤走名留:国家男篮主力中锋、八一队穆铁柱。不知他的大长腿多长?只知比姚明高2厘米。那时他正红,创造中国篮球单场砍下80分的纪录,夺得我国第一个亚运男篮冠军并完成男篮亚锦赛三连冠……
不难猜想,穆铁柱穿走牛仔裤的摊位也红了起来。其实,一个摊位,乃至一条路的影响力何至于此。且不说共同社采写的《个体经营者意气风发》视其为改革开放、搞活市场的一个缩影,那一路时装似猎猎旗帜,更是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今天,路两旁飘飘的衣裳和飞扬的时尚已默默远去,但传奇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