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话小康 | 你的别名叫幸福路-LMLPHP

1999年秋天,一位皖南乡村教师,在父亲和女友的陪同下来到上海求医问诊,经过专家诊疗转危为安,大喜过望。于是,父亲决定带儿子和准儿媳来到南京路步行街大商场3楼,买了一台原装进口21英寸松下彩电,回家给儿子办婚礼。

这位幸运的乡村教师就是我。

回到老家,婚礼热热闹闹的,全村的父老乡亲,你来我往拥坐在我家,第一次观看清晰的彩色电视机里的节目,啧啧称奇。

2001年5月,我和爱人从老家来上海参加师资招聘会,为了面试,我在南京路步行街给爱人买了一件淡红的丝质套装;与此同时,妻子在另一处商场给我买了一套西装。本来都舍不得给自己花钱的,却同时想到了对方,这情景真有点像《麦琪的礼物》所写那样,不禁哑然失笑。后来,我们作为师资人才顺利地被引进,来到了大上海,成为了新上海人。你说这冥冥之中,我和上海南京路是不是有一种不解的恩缘?

后来,我们把儿子也接到了上海,把家安在了北外滩。周末时,总喜欢带着儿子逛南京路步行街,和他一起坐上观光“小火车”,然后吃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在地下室的游戏厅玩各种的游戏,到宝大祥商场买几件新衣。儿子慢慢长大了,最喜欢是吃南京路上食品店里的新鲜出炉的猪肉脯。每到过年,要回老家了,我们总喜欢陪儿子到置地广场买件上档次的衣服,把他打扮得酷酷的。

再后来,儿子考到了上海市格致高中读书,我更有机会坐地铁到南京东路站,步行到学校接送儿子军训、高考等。在格致高中读书的三年里,儿子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常常是在南京路步行街上做公益。如今,我的儿子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最好的院系,憧憬着出国留学的美好前程。

我的兄弟姐妹比较多,当年多亏了有姐姐们资助,才顺利考上并读完师范大学。我调入上海之后,外甥们陆陆续续读了高中。我就利用寒暑假,把他们接到上海来看山外的大世界,一般第一站就是逛南京路步行街。我带他们仰视从未看过的高楼,品尝从未吃过的美味,听熙熙攘攘人群中不同的语言,让他们开阔眼界,激励他们努力读书,发奋向上。后来先后有四个外甥考到了上海,有的还读到了硕士,如今全部留在了上海。

于是,姐姐们多了来上海的机会了。因为感恩她们当年为我的付出,我总是带领她们来南京路步行街购物尝新,给她们买点丝巾、首饰之类小礼品。我聪明漂亮的二姐,总是喜欢在脖子上系着我给她买的绣花丝巾,打着小小的蝴蝶结。后来她不幸患了重病去世,临终前给我一张系着丝巾的二寸彩照,让我在上海做一张烤瓷照,镶嵌在她的墓碑上,对着尘世永恒地微笑。

待我在上海安家落户了,双亲却年老多病了。我深深体味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多想能再带他们来看一看上海,走一走南京路,听一听永安百货大楼上萨克斯的悠扬演奏,看一看夜上海的闪烁霓虹,尝一尝上海特产,穿上新衣在步行街上走一走猫步,感受一下大都市的生活。可是一切的一切啊,都只是遗憾的梦想。

而正是这个遗憾的梦想,在激励着我不断低头奋然前行。我和爱人在工作中互相鼓励比翼齐飞,在生活中互相关爱取长补短。继前年我们家被评为上海市最美家庭之后,去年我们全家又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家庭。为纪念这一幸福时刻,我们全家来到南京路步行街的王开照相馆,拍了一套全家福,笑容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定格了幸福的时光。

南京东路步行街,见证了我一家从逼仄的乡村到魔都、从农民到居民的追梦历程,也成为了我们大家族追梦的幸福驿站。其实,在一千多米长的南京路步行街上,南来北往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只是其中的一粒幸福的沙子或者其中的一粒水珠;步行街正式开放20年来,迎来送往了多少地球村民,圆了多少人的梦想,丈量了多少人的幸福啊。

所以,我给她取了一个别名,叫做:幸福路!

11-24 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