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艺评|黄金随人心,是福亦是祸-LMLPHP

图说:电影《喜宝》 官方图

电影《喜宝》上映,亦舒的粉丝恶评如潮,非粉丝无动于衷。

并不是因为亿万富翁勖存姿香港石澳的无敌海景房,改作了苏州园林式样碧玉小家;不是富人派对上的乐队品质,看上去像欧洲街头流浪艺人的腔调;不是富豪书房里的书像是售楼处样板房里的假书;也不是女主角的豪华卧室床头摆的数个雕塑很可能会砸死人。一个21岁读英国剑桥圣三一学院的年轻女孩与一个65岁购买了她青春的超级富翁,我们介意的是,一个关于金钱的寓言与讽刺剧,硬生生被拍成了一部爱情电影。

写于1979年、背景是香港的《喜宝》,40年之后,再被翻拍,关于金钱、关于女人与金钱的关系,在社会习俗与人们的观念上与过去已经有很大差异了。财富并不能创造智慧,而智慧可以创造财富。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两位欧美女科学家,又美又飒。有了财产再也不上学的女孩,适合做今天的女主角吗?“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就要很多很多的钱,如果再没有,那就要健康。”这是喜宝著名的口头禅,也是小说塑造这样一个欲望奇大、出身卑微的穷女孩的噱头所在。

巨富勖家一家人都是不幸福的:自杀的自杀,发疯的发疯,失踪的失踪,暴死的暴死。金钱是毒蛇,这只能安慰穷人。一方面在炫耀金钱带来的那种金光耀眼志得意满,一方面又批判金钱有罪惴惴不安,这也是影视剧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只有聪明的编导才注重拍好故事本身,而不做狭隘的“愤钱族”。陈建斌与李一桐合演的《爱我就别想太多》被人诟病,就是整个立意有毛病。身家数十亿的中年富翁冒充打工族去征婚,一张不过普通大叔的面孔,希望年轻姑娘爱上的是他的人而不是钱。最后放下大企业去做包子铺。女的呢,蔑视金钱,却用别人的钱购买整排的时装、充当公益大佬。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2500年前的孔子,将“我与金钱”的观念表达得何其通达。电视主持人吴四海先生在他翻译的日本企业家涩泽容一的作品《论语与算盘》“仁义与富贵”一章中引一首和歌:“黄金随人心,是福亦是祸。”涩泽容一说:“一个人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他受国家和社会的恩惠越多,为了报答社会,就有义务加入救济贫困的行动中,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金钱既可贵又可卑,它的可贵完全在于使用者的人格高尚与否。”

对于拜金主义的讽刺与批判,艺术效果上,很少有超过《百万英镑》的,那是马克·吐温发表于1893年的小说。“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随之出现的各种嘴脸,因此被改变的命运,幽默的珠子一个接一个。就此记住了电影中被两位富翁打赌的穷小子格利高里·派克。他的女友在知道了他真正的身份后,没有悔意:“破屋子里的爱情一定是很有诗意的。”波霞是富翁的千金,她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贫穷是怎样的。

国产电视剧中将发财致富的故事演绎得令人难忘的,是10年前28集的电视剧《青春不言败》澳门回归的背景。江门农村的男青年刘华盛让弟弟念大学,自己去澳门投奔舅舅。他是被一个叫黎叔的同乡骗去澳门的,所谓生了病的舅舅压根就没有任何财产让他继承,已经死亡并欠下医药费。茶楼老板要华盛在茶楼里白打三年工替舅舅还债。华盛在澳门从零开始,他努力好学,每一段经历都变成积累与财富。忠厚与精明、大度与细心、谨慎与大胆、原则与灵活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跳开对手挖的坑,不翻反赢。老天成就的是有大志懂感恩的人。黎叔其实是一个无赖,有了钱就去赌博,吃不起苦,也无法信任,不断给华盛找麻烦,几次坏他的事。但刘华盛始终包容他收纳他,因为他是领自己进澳门的人。

美剧《欲望都市》中的女主角莎曼萨,有一天弄到了一个假的名牌包包,欣喜若狂,带领姐妹们找到销售小贩,等见到满坑满谷的假名牌包包后,马上倒了胃口。喜宝那一个个抽屉里整排整排的大钞也是这样。这样的钱有什么意义呢?小说可以任性写,但电影直观,像印钞机流水线出来的东西。钱若有知自己被这样戏谑变贱,怕也是要生气的。

11-24 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