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记者 江跃中)2019年末,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近日,仲量联行结合《指导意见》,发布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综合测评出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全国TOP10榜单,前三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成都,其后依次为:广州、深圳、杭州、重庆、武汉、南京、西安、苏州、厦门、天津、长沙、昆明。本次测评还发布了全国TOP10城市的中心城区榜单,“国际品牌第一站,外资龙头聚集地”的上海静安区排名第一,“国际化生活体验最丰富,国际赛事举办首选地”的北京朝阳区位居第二,“国际商业聚集地,舒适生活第一城”的四川成都锦江区位居第三。  

上海位居榜首

本次研究报告的6个维度分别从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全方位设置。从这六个维度出发,每个城市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中表现出的独特潜质和优势资源更体现出“千城千面”的发展特征。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LMLPHP

图片来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上海以其更具优势的城市经济基础、国际品牌入驻数量、城市营商环境等指标,位居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榜首。北京以8项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含预备数量)、超7成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率、约700公里的地铁运营总里程及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在国际知名度、交通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方面拔得头筹。成都凭借全国第三个拥有国际双机场的城市、对500强企业的强吸引力、重大赛事及活动数量等众多优势位列第三;同时成都在消费舒适度的指标上表现亮眼,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LMLPHP

中心城区各自有亮点

为进一步探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发展内因并阐释中心城区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引领作用,报告在城市研究的基础上,聚焦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商业消费逻辑,参考商务部等14部门《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以下简称中心城区)的商业发展排名指数,按照不同权重,计算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商业发展指数”,排名前10的城区依次为:上海静安区、北京朝阳区、成都锦江区、广州天河区、西安碑林区、深圳福田区、杭州下城区、重庆渝中区、武汉江汉区、南京玄武区。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LMLPHP

“相比排名的绝对值,城市在不同的优势和在地文化下体现出的‘一城一策,千城千面’,才是打造未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关键。”研究报告为这个排名的前3名城区列出了充分的理由:

上海静安区截至2019年底,区内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数达82家,其中亚太总部达9家,区内外资企业的规格和数量在全国中心城区中独占鳌头;结合上海强大的消费号召力、成熟的品牌氛围、迷人的海派文化以及强大的人才吸附力等因素,静安区成为中心城区的佼佼者。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LMLPHP

图说: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商圈。江跃中 摄

北京朝阳区,其代表性商业项目SK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购物中心销冠,2019年开业的“品牌概念店试验场SKP-S以“前卫艺术+顶级品牌”的结合模式一度引发全国热议,同时受益于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号召力,朝阳区在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方面亦表现出其他城区难以企及的领先优势。

成都锦江区在综合实力评估中也显示出了不俗实力:充分利用“休闲之都”的文化底蕴,锦江区着眼于“以长见长”,致力于打造丰富夜生活场景,加强“来了就不想走”的闲适安逸的城市生活氛围营造,并且在生活方式多元化、首店经济等方面领先优势突出。另外,无论是商业活跃度、城市繁荣度、国际知名度,还是交通便利程度和舒适满意度,锦江区都表现出色,其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城市优势和在地文化结合的特色。

2020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全国TOP10榜单发布,上海位列榜首-LMLPHP

报告同时认为,其他城区在不同的商业指标上也均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比如作为传统一线城市的中心区域,天河区依然延续了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商业魅力,夜生活的繁荣度居于全国第一。近年来,武汉在首店经济的发展上不遗余力,江汉区作为“武汉购”品牌的核心打造区域,通过振兴老字号、发展知名小吃等方式推出一批具有本土特色的“武汉首店”,凸显出独特的商业价值等。

11-25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