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走进上海大剧院观看原创歌剧《晨钟》的观众,将会身临其境与“陈独秀”“李大钊”惊喜相遇。今天,来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南陈北李”雕像首次离开“家门”,在剧场大堂里,等待与观众在歌剧中一起重温党的历史、重拾党员初心、重振民族精神。

“南陈北李”雕像走进上海大剧院,敲响“晨钟”为“艺起前行”展演收官-LMLPHP

图说:“南陈北李”雕像“走进”上海大剧院 记者 郭新洋 摄

边演边磨

此番演出是《晨钟》入选上海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后的首度亮相,也成为“艺起前行•全国优秀新创舞台剧目上海展演”收官大戏。《晨钟》诞生四年多来,上海歌剧院与主创团队及各方专家一起,针对《晨钟》的剧本、音乐、舞台呈现等各个方面听取意见、展开探讨,通过音乐会版、舞台版、巡演版、讲演版等多个版本数十场的演出实践,不断总结、修改打磨。

“南陈北李”雕像走进上海大剧院,敲响“晨钟”为“艺起前行”展演收官-LMLPHP

图说:作曲许舒亚介绍新一轮音乐修改的情况及此剧的音乐特点

今年1月,本剧作曲家许舒亚就交出了一版重新创作后的《晨钟》,随后就飞去了巴黎过年。阴差阳错,许舒亚因疫情在法滞留了6个月,一直到8月才回国。这6个月,他潜心修改打磨,每天一起床就打开《晨钟》的视频开始播放,在电脑前一坐就是6小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给他打过一次国际长途,“一部歌剧首要的就是音乐,创作中有任何问题我们来协调”,这让许舒亚更加坚定了认真创作的信心,许舒亚感慨:“过程很艰辛,但《晨钟》值得我们去付出。”

诗化历史

《晨钟》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喻为以生命唤醒民众、呼唤黎明的“晨钟”,通过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的有机融合,聚焦其崇高的革命信仰,“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的初心使命。

“南陈北李”雕像走进上海大剧院,敲响“晨钟”为“艺起前行”展演收官-LMLPHP

图说:《晨钟》剧照 资料图 记者 郭新洋 摄

“《晨钟》点燃了年轻人心中信仰的火焰,这部戏没有说教,因而更有说服力。”导演熊源伟认为,艺术创作没有题材高下,主旋律也可以做出艺术精品,因此,他将写意与诗化的品位融入了剧中。七一演出时,他特意找到现场的年轻观众询问观看感受,让他意外的是,所有的年轻观众都觉得这部戏非常好,深受触动。

此番新上演的《晨钟》,还特别邀请多媒体设计丰江舟加入主创团队,对多媒体呈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上海上海”和“相约建党”等多段的多媒体投影将焕然一新展现在观众面前。与此同时,主创亦调整了部分舞美、道具,在兼顾历史与当代审美的同时,为演员的舞台调度提供更大的便利。

11-25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