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辛、宗福先、竹林、王纪人、罗达成、王小鹰、王晓玉、谷白、殷慧芬、彭瑞高、张重光……这些“四零后”上海作家组成的丛书《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设下了一场上海文学的年代盛宴,他们的作品当中保留了消失不远的80年代、90年代的时代风云,有的已经不是时代风云,而是时代的呐喊。今天下午,在上海作家协会,这些作家与批评家们再次相聚,他们以“青春的回声”为题,让大礼堂成为朋友们相聚相见畅所欲言之地。用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的话来说:“我们看到了后浪的汹涌澎湃,我们也要看到前浪曾经的汹涌澎湃,历史一个一个环节走来,前浪还没有过时,还在唱着青春的歌曲,还在发表作品。”
图说:《上海文学名家文库·40后卷》
上海文学一度占据了中国文学的半壁江山,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40后作家作为新生力量开始为上海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带来新的变化。这套丛书致力于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上海40后作家的创作风貌,收录的作品体裁包括小说 、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影视剧本等,题材从石库门中的人情纠葛到体育赛场上的拼搏对峙,不一而足。
“在我们整个新文学史发展的角度上,上海是作出重大贡献的。”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以宗福先的《于无声处》为例,“宗福先当时就是代表了民心,代表了民情创作了这个作品,推动了中国的文学改革,这个很难得。这样的作品只有在上海发生,是牵动了上海人民全国人民的心的重大事件。作家说出了自己的声音,这个从文学理论上就是一种良知。”他还观察到了这个作家队伍因为身份的特殊,涌现出了有文化,有理想,又有主人翁的抱负的一批工人作家队伍,对当时上海都市文学的建设、都市文化的建设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社会主义文学的遗产,这个遗产可能是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
图说:宗福先
评论家吴亮很坦荡地说:“我在厂里做了十年工人,但却是第一拨进入作家协会的四个工人之一。”
作家殷慧芬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了《楼上楼下》《仇澜》《哥哥的罗曼史》《悄然而去》《畸人》《屋檐下的河流》《吉庆里》《上海陌路》八篇以上海石库门为背景的小说。宗福先收录的就是《于无声处》。彭瑞高的中短篇小说自选集收录了《逃匿者》《子非鱼》《蓝鸟》等五篇2010年后创作的作品,以冷静克制的笔调书写了城市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和情感上的困惑,探讨了城市大背景下每个人可选择的生活方式。
每一本书都是沉甸甸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沉甸甸的,都可以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青春激昂的文字,记录了一个时代。
图说:叶辛
这一群“40年代作家”身上有共同的东西——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正义感,尽管也有苦难,也有不幸,也有磨练,但是他们不懈地追求光明,崇尚善良。评论家于建明认为,“改革开放至今,社会的变化翻天覆地,从观念、价值观、审美观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这些作家们大多都很安于寂寞,埋头创作,作品中可以体味到他们的情感。”于建明还记得作家王晓玉为了作品的真实性,给律师当助理,整整跟了两年,写出了《你为谁辩护》,又写了《我为你辩护》。
作家、评论家王纪人起初为了这次的研讨会主题 “青春的回声”而激动,但是“后来一想难道我们只剩下回声了吗?青春没有了,要回忆有一点声音还在,又觉得很遗憾,难道我们青春不在吗?我自己还在写作,写多写少而已。所以,请你们帮我写上一句话‘乘风破浪的40年代作家们’。”
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马文运提出:“上海作家的队伍是很整齐,从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现在00后都有了,优秀作家不断地涌现层出不穷。这样的整齐也是我们文学队伍发展壮大的希望所在,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未来,我们的文脉将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