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华夏讲堂》昨天在半淞园社区文化中心收官。最后一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城市记忆空间研究院院长万勇开讲,他从城市发展变迁的角度切入,为市民观众解读了黄浦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怎样在发展中留住城市文脉?《华夏讲堂》今年最后一课开讲-LMLPHP

图说:万勇

有着“上海之根”美名的老城厢,是黄浦区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它是上海独特的发展过程所造就的独特城市形态,尤其保留着江南文化的底蕴。俯瞰黄浦区的地图,里弄区域道路横平竖直,住宅样式相同、间距相等,呈现出一种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规则排布。而到了老城厢,画风一转,道路蜿蜒曲折,房屋大大小小、每一栋都有自己的风格。 “这不是经过城市统一规划的布局,而是江南水乡那种一家挨着一家、临河而建、自然形成的住宅区,很能说明江南文化在上海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万勇说,“黄浦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底蕴深厚,除了老城厢,还有代表红色文化的环复兴公园革命遗迹,代表海派文化的外滩等等。所有这些文化遗产,它们代表的都不单单是一栋建筑,而是这座城市的文脉。”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不能让历史成为未来的包袱,也不能让未来失去历史的基础。这也是万勇赞成的理念。发展还是保护,常常是人们面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建筑时最为两难的选择。而位于皋兰路上的思南书局诗歌店,找到了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这栋充满了拜占庭建筑风格的小楼,是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一座东正教堂,名为圣尼古拉斯大教堂。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堂原本面向法租界俄国侨民的宗教用途渐渐淡化,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文学爱好者们读诗、吟诗、写诗的天地。教堂原本的浮雕、圆形穹顶等都在使用的过程中被精心修缮、维护;书店的“新身份”又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访客,让这栋历史建筑渐渐“活”在了市民心中。“这种活态的保护,往往能让文化遗产留存得更加长久、更深入人心。”

怎样在发展中留住城市文脉?《华夏讲堂》今年最后一课开讲-LMLPHP

图说:万勇讲课中

不过,万勇也坦言:“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失去的文化遗产远远要比今天留下来的更多,因为这是城市化发展中无法避免的。”而面对这些已经消失的文化遗产,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好在高新技术发展迅猛,未来会成为复原文化遗产工作强大的助力。就拿我们现在所在的半淞园来说,它最初是一座美丽的私家园林,这是‘半淞园’名字的由来,已经毁于战乱。但是我们可以找到它原先的图片、文字资料,甚至是一些口口相传的历史,再通过全息投影、VR技术等,未来很有可能就能让大家亲眼看见半淞园园林的模样。”即便建筑消失,但只要城市的记忆还未湮灭,上海的文脉便源远流长。

讲座圆满结束,2020年度《华夏讲堂》也正式落下帷幕。今年《华夏讲堂》共举办3场,现场观众超过300人次。主办方表示,未来《华夏讲堂》将会继续扩大影响力,邀请社会专家、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青年创意团队合作互动,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向。

11-27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