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智星时空AI闪耀智慧城市论坛 采访对象供图
什么是新型智慧城市?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用到哪些技术,双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出路又在何方?在上海市科协第十八届学术年会专题活动——智星时空AI闪耀智慧城市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企代表、专家学者就双循环经济体系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展开对话,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建设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共同为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头兵献计献策。
智慧城市发展需攻克四大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现状。智慧城市的数据感知不够、决策水平偏弱、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表明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以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城市的管理能力。
长三角产业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卢文军认为,数字基建与人工智能已成为顶层设计要素,数字发展如何催生城市发展,提升城市高质量建设演变成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关注课题。中国已在试行的智慧城市体量大约为290家左右,如何定义智慧城市?经济增长、便捷移动、舒适环境、智慧民众、安全生活、公正治理等六个维度都是考量智慧城市发展的依据。
伴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很多问题亟待攻克,主要涉及四方面课题,首先城市信息资源过于分散、碎片化,数据较难共享;第二内部管理系统封闭,缺乏公众参与;第三是缺乏统一信息平台,无法实现城市全面感知,实现监控与应急联动;第四缺乏安全保密体系,这是目前比较难以解决的方面。此外,智慧城市中的智慧园区也是全国各地域重点发展的领域,通过结合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将助力智慧城市的整体运维。
AI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受到挑战,这又该如何克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双循环经济理念被首次提出,强调“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与会专家看来,构建完整的内循环体系,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关键。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链条快速成型,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实践的最佳路径,建成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云-边-端”的大规模人工智能或将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升级。
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雷霆表示,前端的感知设备到边缘计算到云计算实际上相互之间是一个信息从采集、计算、传输、解析到最终的整合、研判的过程,它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从业务上、规划上、标准规范建设上以及从相互之间互联互通上,云-边-端不可能一条链全由一家来完成,它有标准规范问题以及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制约。
深兰科技副总裁何犹卿表示,在通信时代大家会提及“云-管-端”,但来到智能化时代这个词也演变为“云-边-端”,其中这个“边”是特别为智能化的时代创造出来的一个词。谈到任何一类智能化,没有大脑就没有智能,因为大脑代表算力,当然其中也包含算法。因此这个“云-边-端”是跟智能化密切相关的,与此前的“云-管-端”存在很多差异。深兰科技在这方面也有很多的投入,比如构建了自己边缘计算的一个平台分别来支撑不同的应用。 他认为:基于万物智联,打通云边端平台,这个社会就变得更加智能。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核心
双循环大背景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是影响未来技术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活形态的重要内容。结合5G网络、数据中心等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如何使之与城市战略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全面融合?如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进程?另一场圆桌论坛同样给大家带来思考。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上海研发中心产业研究处处长纪飞峰表示,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基于新一代的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来实现城市管理更加高效和有序,同时在建设、规划、管理方面都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来优化配置。智慧城市主要是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我们经济发展更加高效,所以这其实也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城市管理,提升运转效能,也是一个加速器。
深兰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深兰科学院智能社会研究院院长沙文灏表示,正如深兰科技“人工智能服务民生”的理念,新型智慧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其次要在安全的人工智能框架下进行,在软硬件结合的同时要加大技术的基础研究,然后赋能产品服务,构建下一代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