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得到消息,去年参与创作的反映当代上海工人生活的现实主义话剧《大风有隧》获得了“第34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大风有隧》去年六月在上海大剧院隆重上演,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作为这部话剧的策划人和编剧之一(另一位编剧是陈小玉),我为上海能有这样一部反映一线工人工作与生活的作品感到欣慰,也为上海隧道对这部话剧的创作与演出作出的贡献由衷感激。
《大风有隧》是一部从上海隧道工人火热的工作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的话剧,也是一部讴歌奋斗人生的作品。上海隧道的成长与发展,以及它背后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时尚,其实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缩影。身处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有责任讴歌那些为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为上海的繁华与时尚、为祖国的繁荣与富强默默奋斗的建设者。
最感人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最平常的事情、最简单的细节,这些也最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对于绝大多数“国企人”而言,比如我们的隧道工人,每天面对的是平常的“地下工作”,而正是千千万万个“国企人”平常的工作,却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让观众产生强烈共鸣。以工业题材见长的作家管新生认为,工业题材历来是文艺创作中的“硬骨头”,《大风有隧》成功地突破了以往工业题材话剧“接受任务——发生事故——完成任务”的俗套,而是把笔墨落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通过铁锤、豹子师徒及豹子、吴大鹏、温妮的三角关系,成功塑造了豹子这样一个新时代的工人形象,奏响了一曲英雄乐章。多次获得全国编剧奖项的万川认为,全剧始终扣住“人”“小人物”,其中创意步步惊心,现场呈现环环感人,可谓小视角、大感动,小人物、大情怀。其实写好了人,写好事情中的人物,也就有了戏,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意就有了魂。这部戏再次验证了这个真理。事实上,我和陈小玉在共同创作《大风有隧》时,接触采访了大量严谨而又不失风趣的普通工人、管理人员,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有相应的生活原型。正是这些活生生的“隧道人”,不仅给了我们创作的冲动与灵感,也给了我们创作的源泉与底气。
创作《大风有隧》这部话剧,我还有一个强烈愿望,就是想通过这部话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国企故事。上海隧道始建于1965年,是中国首家开展盾构法隧道技术研发和施工应用的专业公司。其业务除了遍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昆明、郑州、武汉、乌鲁木齐等地外,还深入新加坡、印度、日本等国际市场,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上海隧道的发展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但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连年稳居世界第二。中国高速发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们能否用温暖的艺术手法来重构、叙述呢?
我们邀请到拉脱维亚国家剧院导演埃马斯·赛科夫担任《大风有隧》这台话剧的导演。去年五月,他导演的古希腊戏剧《安提戈涅》和契诃夫《海燕》在上海静安戏剧谷成功上演。作为一位外国导演,尽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当中,可能对有些主题的理解有差异”,但埃马斯·赛科夫从专业的角度,“看到契诃夫和万比洛夫的影子”,也从一个平常人的视角,看到了“人物所做出人生选择以及为之承担的责任”,“他们的使命是想着为整个社会做出个人的贡献”。“戏剧有能力把平凡的人塑造成超级英雄”,这些超级英雄的“共同点是他们把自己奉献给他者”,“每一个角色都在寻找自我在社会意义上的价值”。因此,“经过上海的一座座高架桥会不时惊叹”的埃马斯·赛科夫认为,我们平常“可能会忽视的小人物,他们在地下挖掘隧道,是在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奉献”。
埃马斯·赛科夫第一次来到中国,目睹上海建设成就发出的“惊叹”,对中国建设者所感受到的“贡献”“奉献”“责任”,恰恰与我在创作这部话剧时,期待向世界表达的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伟大成就、广大建设者为中国与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相契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国企故事,《大风有隧》这部话剧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部话剧,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记录者、讴歌者。